乌夜啼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形式:

诗词简介

《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是金代词人刘迎所写的词。全词词语塑造的意象和美艳丽,词句对仗工整,语势流露,有一种舒徐柳扬、顿挫流转的美感。

翻译

离恨啊常常萦绕在分手的杨柳前,梦魂啊总是忘不了美人庭院中那雪白的梨花,记得自己官微职冷时身穿青衫妓院中曾得到她的赏识,一直玩到月色西斜才跨马沿着归路返家。

美人啊常常在翠镜中照着自己憔悴的颜容,两袖上沾满了相思啼哭的泪花,当年醉后舞墨题诗红墙之上,美女仿效前人在题诗的壁上笼上碧纱。今日重新相逢说不尽平生心事,无限情思全都凝聚在传情的琵琶。

注释

乌夜啼: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章台:本为战国时秦国宫名。汉代在此台下有章台街,张敞曾走马过此街。唐人许尧佐有《章台柳传》,后人便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处。

玉鞭斜:这里指月色西斜才策马回家。

啼:啼哭。

醉墨笼纱(lóngshā):此用“碧纱笼”故事。唐代王播少孤贫,寄居扬州惠昭寺木兰院,为诸僧所不礼。后播贵,重游旧地,见昔日在寺壁上所题诗句已被僧用碧纱盖其上。

春思入琵琶(pípá):把春天的情思付之琵琶而弹奏。用晏几道“琵琶弦上说相思”诗意。

评注

清代词人徐釚《词苑丛谈》引《词筌》语:金人词颇多深裘大马之风,唯刘迎此词与宋人婉约词“风调仿佛”。

收录诗词(78)

刘迎(元)

刘迎简介

金东莱人,字无党,号无净居士。世宗大定十四年进士。除豳王府记室,改太子司经。有《山林长语》。

相关古诗词

乌夜啼

元朝-刘迎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形式:

乌夜啼

元朝-刘迎

菱鉴玉篦秋月,蕙炉银叶朝云。宿酲人困屏山梦,烟树小江村。

翠甲未消兰恨,粉香不断梅魂。离愁分付残春雨,花外泣黄昏。

形式:

锦堂春西湖

元朝-刘迎

水漫汀洲新绿,云开崦嶂微青。残红不见成阴后,鶗鴂寂无声。

笑傲坡公一梦,风流杜牧三生。西湖依旧人中意,来去竟难凭。

形式:

秋郊马上二首 其一

元朝-刘迎

故垄松楸暗,空城草棘荒。

数峰横鸟道,一径绕羊肠。

桑叶露仍沃,稻花风已香。

儿时十年梦,怀旧一悲凉。

形式:

秋郊马上二首 其二

元朝-刘迎

海色楼台市,山容水墨图。

风疏水杨柳,烟瘦石菖蒲。

岁熟多同社,村闲绝诟租。

平生亦何事,尘土眷吾庐。

形式:

海上

元朝-刘迎

潮蹙三山岛,烟横万里沙。

蜃楼春作市,鼍鼓暮催衙。

一曲水仙操,片帆渔父家。

安期定何处,试问枣如瓜。

形式:

秋郊

元朝-刘迎

秋水四五尺,暮山三两峰。

浮云白毫相,落日紫金容。

蓑笠前村笛,楼台古寺钟。

殷勤小平远,图画记渠侬。

形式:

代人忆旧

元朝-刘迎

缓步素丝障,微吟紫绮裘。

醉便风侧帽,歌爱月明楼。

犀轴题春恨,铜荷滴夜愁。

风流十年梦,灯火漫扬州。

形式:

题雪浦人归图

元朝-刘迎

乱目宝花雨,过眉斑竹筇。

拿音迎画鹢,喜态动乌龙。

水镜千江月,风琴万壑松。

遥知永今夕,情话得从容。

形式:

彦美生朝

元朝-刘迎

壮日里闾侠,臂弯双角弓。

绣鞯金匼匝,貂袖紫蒙茸。

云态自苍狗,玉辉犹白虹。

为君占寿骨,诗句有清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