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 · 塞鸿秋 · 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形式:

诗词简介

此曲写浔阳江边清秋晚景。全篇七句四十五字,分则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壮观,好似一部名胜风景影片。其间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无不咸备。全曲词采俊茂,音节流畅;设喻贴切,形象逼真。通篇用比喻,想象丰富,笔力雄放,气象万千而又和谐统一,壮丽雄奇而又韵味无穷。

翻译

万里长江犹如一条长长的白色绸缎伸向远方,淮河两岸青翠的远山连绵起伏。江上的片片帆船急速地行驶着,如同离弦的箭;山上的清泉从高耸陡峭的悬崖上飞奔而下,仿佛迅捷的闪电。道道晚霞都变成了白白的云朵,一弯新月宛若刚刚展开的扇子。从塞外归来的大雁在高高的天上一字排开,宛如一条细细的银线。

注释

塞鸿秋:曲牌名。

正宫:宫调名。

浔(xún)阳: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别称。

即景:写眼前的景物。

练:白绢,白色的绸子。

淮山:在安徽省境内,这里泛指淮水流域的远山。

淀:同“靛(diàn)”,即靛青,一种青蓝色染料。

江帆:江面上的船。

晚云都变露:意思是说傍晚的彩霞,都变成了朵朵白云。露,这里是“白”的意思。

初学扇:意思是新月的形状像展开的扇子。

塞鸿:边地的鸿雁。

评注

熊笃《元曲鉴赏辞典》:此曲起首大笔如椽,有所谓“笔未到而气已吞”(《艺概》)之势,可谓“凤头”美丽;中间远近参差,静动交错,明暗相间,极尽铺排变化,可谓“猪肚”浩荡;结尾题外传神,优游不竭,可谓“豹尾”响亮。

收录诗词(9)

周德清(元)

周德清简介

元高安人,字挺斋。工乐府,精通音律。有《中原音韵》,书成于泰定元年。

相关古诗词

正宫 · 塞鸿秋 · 浔阳即景

元朝-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形式:

喜春来

元朝-周德清

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梅魂休暖凤香篝。

人去后,鸳被冷堆愁。

形式:

喜春来

元朝-周德清

闲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蝶梦觉来迟。

谁唤起。帘外晓莺啼。

形式:

中吕 · 满庭芳

元朝-周德清

【看岳王传】

披文握武,建中兴宙宇,载青史图书。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误国贼秦桧】

官居极品,欺天误主,贱土轻民。把一场和议为公论,妨害功臣。通贼虏怀奸诳君,那些儿立朝堂仗义依仁!英雄恨,使飞云幸存,那里有南北二朝分。

形式:

中吕 · 红绣鞋 · 郊行

元朝-周德清

【一】茅店小斜挑草稕,竹篱疏半掩柴门,一犬汪汪吠行人。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

【二】穿云响一乘山,见风消数盏村醪,十里松声画难描。枫林霜叶舞,荞麦雪花飘,又一年秋事了。

【三】雪意商量酒价,风光投奔诗家,准备骑驴探梅花。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说江山憔悴煞。

形式:

双调 · 蟾宫曲 · 倚篷窗无语嗟呀

元朝-周德清

倚篷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甚么人家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酱翁儿恰才梦撒,盐瓶儿又告消乏。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桂攀花?

形式:

中吕 · 朝天子 · 秋夜客怀

元朝-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形式:

沉醉东风 · 有所感

元朝-周德清

羊续高高挂起,冯苦苦伤悲。大海边,长江内,多少渔矶?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

形式:

[双调]蟾宫曲·送客之武昌

元朝-周德清

折垂杨都是残枝。

诗满银笺,酒劝金卮。

自在庐山,君游鄂渚,两地相思。

白鹿洞谁谈旧史?

黄鹤楼又有新诗。

拈断吟髭,笑把霜毫,满写乌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