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 丙午生日自寿

马齿加长矣。向天公、投笺试问,生余何意。不信懒残分芋后,富贵如斯而已。惶愧煞、男儿堕地。三十成名身已老,况悠悠、此日还如寄。惊伏栎,壮心起。

直须姑妄言之耳。会遭逢、致君事了,拂衣归里。手散黄金歌舞就,购尽异书名士。累公等、他年谥议。班范文章虞诸笔,为微臣、奉敕书碑记。槐影落,酒醒未。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词乃顾贞观三十岁生日填而自寿。是年顾贞观以京兆试第二而任国史馆典籍,此仅七品小官,对满怀经邦济世宏愿的顾贞观而言,实与愿望相去甚远,故当三十岁生日 时,借自寿而抒满腔郁愤,大有士之不遇之叹。

注释

马齿:马的牙齿随年龄而添换,看马齿可知马的年龄,故常以为谦词,借指自己的年龄。

如斯:如此。

懒残分芋:唐·衡岳寺僧明瓒,性疏懒而好食残馀饭菜,人以“懒残”称之。李泌读书寺中,以为非凡人,中夜往谒。 懒残发火取芋以啗之,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泌拜而退。後泌为十年宰相。

惶愧:惶恐羞愧。

堕地:落地,指出生。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语出《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遭逢:犹际遇。

致君: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

拂衣:振衣而去,谓归隐。

归里:回故乡。

黄金:泛指钱财。

异书:珍贵或罕见的书籍。

谥议:亦作“諡议”。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等死后,下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依据谥法拟定谥号,奏请钦定,谓之“謚议”。

微臣:卑贱之臣。常用作谦词。

奉敕:奉皇帝的命令。

收录诗词(248)

顾贞观(清)

顾贞观简介

顾贞观,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 ·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清代-顾贞观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兄怀袖。

形式:

金缕曲(其二)

清代-顾贞观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形式:

浣溪沙 · 梅

清代-顾贞观

物外幽情世外姿,冻云深护最高枝。小楼风月独醒时。

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待他移影说相思。

形式:

专诸塔

清代-顾贞观

倚胸交戟事谁怜,埋骨犹临大道边。

结束新春儿女队,苍凉古巷姓名传。

浮图旧俗还仍汉,匕首遗谋竟误燕。

细饱炙鱼三月味,只应身寄太湖船。

形式:

浒溪行

清代-顾贞观

溪口白云晴不归,溪边红雨沾人衣。

老渔收罾坐钓矶,人家卖酒开双扉。

槎头鳊老鳜鱼肥,短蓑藉草相因依。

欲醉不醉烟霏微,去与乱鸦投落晖。

形式:

雨止纑塘书舍抵暮无一人过桥上者

清代-顾贞观

山浅雨亦深,烟光暮如积。

窅然清池上,暂与尘土隔。

倚杖玩浮沤,凭阑数归翼。

无生复奚灭,有动随所息。

磬响时一来,怀哉岩岫客。

愿言依此境,共对香镫夕。

形式:

春夜大雪念储泛云宿舟中诗成黯然兼寄应云皆人兄弟

清代-顾贞观

百里非远涉,忽嗟行路难。

篷窗半夜冻,积雪摧樯竿。

念子拥衾坐,知余抚枕叹。

吴中文翰侣,公宴方极欢。

暖响迷玉漏,晶辉莹珠盘。

谁持一尊酒,慰此孤舟寒。

前路逢二谢,客秋应少宽。

平生倦水宿,历历惊风湍。

形式:

开先漱玉亭

清代-顾贞观

壁立双芙蓉,正临无底谷。

谁挥修月斧,尽削银河曲。

倒洒万斛珠,翻飞千寻玉。

有龙蟠其下,喧极眠更熟。

纵横题石字,但见莓苔绿。

洗钵注军持,余生此焉足。

形式:

灌园

清代-顾贞观

不自量筋力,求为人灌园。

意惟营一食,迹若避群喧。

谁遗五色芝,服之诧腾骞。

奈非尘埃种,移莳安得蕃。

还将理菜畦,膏泽资泉源。

黾勉试操作,编篱复插援。

早非和露茁,晚菘凌霜翻。

但从采掇便,未觉烹饪烦。

心形诚苦疲,既饱亦轩轩。

向读神农书,近闻老圃言。

形式:

夜闻梵音

清代-顾贞观

一镫山牖出,隔竹露光泫。坐听香台人,《法华》中夜转。

清泉漱寒玉,细入吴音软。嚼蜡况横陈,凡襟何时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