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枋得《注解选唐诗》:久客思乡,人之常情。旅寓十年,交游欢爱,与故乡无殊,一旦别去,岂能无依依眷恋之怀?渡桑干而望并州,反以为故乡,此亦人之至情也。非东西南北之人,不能道此。
范晞文《对床夜语》:雍陶《过故宅看花》云:今日主人相引看,谁知曾是客移来!」贾岛《渡桑干》云:「……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李商隐《夜雨寄人》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皆袭其句而意别者。若定优劣、品高下,则亦昭然矣。
王世贞《艺苑卮言》:岛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有何佳境,而三年始得,一吟泪流。如《并州》及《三月三十日》二绝乃可耳。
王世懋《艺圃撷馀》:一日偶诵贾岛《桑干》绝句,见谢枋得注……不觉大笑。指以问玉山程生曰:「诗如此解乎?」程生曰:「向如此解。」余谓此岛自思乡作,何曾与并州有情?其意恨久客并州,远隔故乡,今非唯不能归,反北渡桑干,还望并州又是故乡矣。并州且不得住,何况得归咸阳!此岛意也,谢注有分毫相似否?程始叹赏,以为闻所未闻。
李攀龙《唐诗直解》:两种客思,熔成一团说。
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居并州而忆咸阳,苦矣。渡桑干而远下昨,则并(州)非故乡乎?此从《庄子》「流人」一段中想出话头。
邢昉《唐风定》:韵高调逸,意参盛唐。
刘邦彦《唐诗归折衷》:敬夫云:自伤久客,用曲笔写出。
吴乔《围炉诗话》:景同而语异,情亦因之而殊。宋之问《大庾岭》云:「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贾岛云:「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景意本同,而宋觉优游,同为之也。然岛句比之问反为醒目,诗之所以日趋于薄也。
黄生《唐诗摘钞》:咸阳即故乡,客并州非其志也,况渡桑干乎?在并州且忆故乡,今渡桑干,望并州已如故乡之远,况故乡更在并州之外乎?必找此句,言外意始尽。久客不归,复而远适,语意殊悲怨。后人不知故乡即咸阳,谬解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