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杨维立进士留赠

虚斋坐岑寂,幽怀旷难任。

美人久不谐,纡郁伤我心。

出门爱春熙,灌木鸣珍禽。

轻舟溯长川,弭棹枫江浔。

高扉俯流水,山树荫成阴。

山堂惬良晤,载聆金玉音。

韦布分樗散,幸兹挹华簪。

芳筵晃银烛,畅饮乐且耽。

悠然写馀兴,啸咏鉴璆琳。

启户夜何其,天汉回箕参。

职思慎毋荒,先哲有遗箴。

枕籍甫云觉,晨鸡彻云林。

形式:
收录诗词(4)

宋恢(明)

宋恢简介

字弘之以经术授里中子弟及门最盛陆康僖公瑜其最著者也先生尝悯郡中文献失徵因选天顺成化以来诸名士诗合为一集冢宰碧川杨公见之深善其意因从钞一本以授子茂清即知州芝山君也其后参议南江戴公更从芝山处得此集因为增辑序之曰余尝慨想乡贤篇什思搜访而不可得一日从芝山杨君所见四明雅集一编乃诗人宋弘之先已纂辑因取诸家近诗增所未备总得六十人集成四卷不惟吾名山之助其文献亦有足徵者故乐为邦人道之吾乡有选诗本于此教授郑千之先生家学渊源最久其为四明文献录所集宋元先辈诗仅四家自其大父蒙隐先生父以道先生外一为奉川董秉彝一为吾乡蒋敬之然则所录里中诗只一人而已余复尽读宋元志乘所载诗亦绝少太守沈公恺序吾郡诗曰宋元间攻尚互异篇什不传在当时固巳如此然亦由纂述无人致传者益少也至宋弘之先生始录天顺成化间名士诗二十人曰四明雅集于是南江戴先生因所选为广之得五十五人仍其名东沙张先生益广之得一百五十一人更名曰四明风雅至崇祯中陈太仆陆中翰诸君复耑录吾鄞诗得四百四十七人名曰甬东诗括盖此邦文献之传数百年间得世有所徵俱宋先生祖构之功也南江谓先生诗格逼盛唐其柏梁体最妙调高而意远今所传者绝少余为录存数章使后来学者追述先民得知其世系焉

相关古诗词

访杨维立进士留赠

明朝-宋恢

虚斋坐岑寂,幽怀旷难任。

美人久不谐,纡郁伤我心。

出门爱春熙,灌木鸣珍禽。

轻舟溯长川,弭棹枫江浔。

高扉俯流水,山树荫成阴。

山堂惬良晤,载聆金玉音。

韦布分樗散,幸兹挹华簪。

芳筵晃银烛,畅饮乐且耽。

悠然写馀兴,啸咏鉴璆琳。

启户夜何其,天汉回箕参。

职思慎毋荒,先哲有遗箴。

枕籍甫云觉,晨鸡彻云林。

形式:

寄洪郎中

明朝-宋恢

琼林有鸣鹤,皎皎霜雪姿。

飘飘奋遐举,云程扬羽仪。

朝饮玉池水,夕啄玄圃芝。

音声振千仞,逸响闻天逵。

灵雏善相和,好爵心所縻。

安得晨风翼,万里恒追随。

形式:

送戴使君之任雷州

明朝-宋恢

有美吾乡彦,丰姿冰雪涵。

鸿文归藻鉴,高誉动华簪。

题驾方齐右,分符遂粤南。

朋侪分祖席,徒御拥征骖。

騄駬初当道,青萍已拂镡。

寒云凝楚峡,春树满湘潭。

执辔登岩曲,褰帷转石龛。

乱山遥入桂,巨海渺连儋。

万井依蛮市,孤城倚瘴岚。

汉仪应共仰,蛮俗自徐谙。

设匦求新政,还珠异昔贪。

槟榔非足嗜,鱼脍亦忘甘。

户集民无讼,庭闲吏罢参。

清时将注用,玄发未为淹。

形式:

哭长清李处士

明朝-宋恢

垂白传经鄮水东,曾闻人誉重和雍。

天衢终叹蒲轮杳,云壑长哀繐帐空。

耆旧一时堪补传,老成百世自流风。

独怜帐下诸生在,徒对高堂哭马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