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 · 小梁州 · 扬子江阻风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维扬西望渺何之,无一个鳞鸿至,把酒问篙师。

【幺】他迎头儿便说干戈事,待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说甚呼燕子唤莺儿。

形式:

诗词简介

《小梁州·扬子江阻风》是元代文人汤式的曲子。全曲上半篇以一系列的动作行为,表现出阻风途中对前程的期望,而下半篇则“迎头儿”来上一篇叙明真相的说辞;“阻风”仅是一时的受挫,兵乱却使心中的期望彻底破灭,在“纪行”与“伤乱”的两个主题上,作者的重心所在,就不言而喻了。这首曲子上半篇多用凝练的文言,而下半篇则是活脱脱的白话,这其间的反差,造成了文气转折波澜的效果。

翻译

船窗外江风迅猛,细雨飞来阵阵。我捻须想作几句诗,却闷闷地没一点灵兴。西望扬州,是那样邈远无凭,又没有人带来任何音信,只得举着酒杯,向船工问讯。

他兜头上来就说起战乱的情景,再莫去追想繁华风流的前尘梦影。酒楼坍塌了,茶馆也烧成了灰烬。那些妓院和歌舞场所,哪里还有什么批风抹月、调燕弄莺!

注释

维扬:扬州。

鳞鸿:书信。

篙师:船工。

柳营花市:妓院及歌舞场所。

收录诗词(6)

汤式(明)

汤式简介

汤式,元末明初散曲家、戏剧家。字舜民,号菊庄。象山(今属浙江)人。曾为本县县吏,不得志,落魄江湖。入明,流寓北方,明成祖朱棣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年间常得恩赏。 汤式的作品以曲录史,思想内容丰厚,极大地开拓了散曲文学的题材范围。他的散曲反映了朝代的更替和百姓的疾苦,进而总结历史、感叹人生;描述了元朝灭亡时候的衰残景象,同时传达出对新王朝的期盼;而他以散曲体裁表达悼念之情,开创悼亡散曲的肇端。 汤式是现今存曲最多、散曲题材很广泛的一位由元到明的曲家,他的曲作创作技巧圆熟,艺术风格多样,具有浓郁的曲味。汤式算得上是元散曲跨越时代的殿军,可说得上是在明散曲这新舞台上走旧台步的揭幕人。

相关古诗词

双调 · 天香引 · 西湖感旧

明朝-汤式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形式:

双调 · 蟾宫曲

明朝-汤式

冷清清在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闲一半绣床。风儿斜,月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

形式:

正宫 · 小梁州 · 九日渡江

明朝-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山容瘦,老树替人愁。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形式:

双调 · 庆东原 · 京口夜泊

明朝-汤式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飘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形式:

正宫 · 小梁州 · 扬子江阻风

明朝-汤式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维扬西望渺何之,无一个鳞鸿至,把酒问篙师。

【幺】他迎头儿便说干戈事,待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说甚呼燕子唤莺儿。

形式:

中吕 · 谒金门 · 落花二令

明朝-汤式

落花,落花,红雨似纷纷下。东风吹傍小窗纱,撒满秋千架。忙唤梅香,休教践踏。步苍苔选瓣儿拿。爱他,爱他,擎托在鲛绡帕。

落红,落红,点点胭脂重。不因啼鸟不因风,自是春搬弄。乱撒楼台,低扑帘栊。一片西一片东。雨雨,风风,怎发付孤栖凤。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