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前失却游春侣,极目寻芳,满眼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为南唐诗人冯延巳所著,这首词运用比喻、起兴的手法,通过描写蝶燕双飞之乐,表达自身孑然无侣的孤独之感。
花前没有了她的陪伴,独自在花间徘徊,看繁花似锦,芳草天涯,一株株、一簇簇,都有他寻找的往昔旧梦,触目悲凉。虽是春光美景,却是欢乐难再,既使笙歌入耳,婉转悠扬,也只能唤起他对爱侣的追忆,从而更添感伤惆怅。
转眼望去,林间彩蝶对对,帘间飞燕双双,皆在快乐嘻逐,恩爱相偕。不思量、难思量,抬头望天边,还是夕阳西沉、残阳如血。血色勾勒了天边的绿树,涂抹了林中的青苔,也笼罩了他的心,明丽而惨烈。
纵有:纵使有。
笙歌:笙代指各种乐器;笙歌即指各种乐器演奏声和歌声。
忍:作“怎忍”解。
冯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开朱户。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落梅暑雨消残粉,云重烟深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帘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风淅淅。夜雨连云黑。滴滴。窗外芭蕉灯下客。
除非魂梦到乡国。免被关山隔。忆忆。一句枕前争忘得。
一弯初月临鸾镜。云鬓凤钗慵不整。珠帘静。重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绿烟低柳径。何处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胜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