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 其二 · 中秋

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阑湿。桂树风前,醲香半狼藉。此翁对此良宵,别无可恨,恨只恨、古人头白。

洞庭窄。谁道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万里乾坤,原无片云隔。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

形式:

诗词简介

《祝英台近·月如冰》是宋代词人汤恢的作品,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秋夜抒怀之作。词人被博大的宇宙空间和清丽无比的夜景所陶醉,激发了满怀豪情,遂吟成此词。词中洋溢着欢快、喜悦和自得的情调,很能振奋和打动人心。全词以清丽的景致、轻快的心绪,共同营造出清逸高远的意境风格,而其中的弦外之音尤值得咀嚼寻味。汤恢的词兼有柔媚与劲峭之致,此词便是典型的例子。

翻译

月亮如冰玉般莹洁,夜空如水一样澄澈,清冷的月光洒在朱楼画栏上,泛着微微的湿意。桂树在风中微微摇曳,树影婆娑;桂花片片飘坠,落满一地。面对着如此良宵美景,我欢欣喜悦,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古时人已殁,不能与我共赏美景,共度良辰。比起辽阔无边的青天来,八百里洞庭湖就显得太狭窄了。

你看这朗朗青天万里无云,月光普照大地,无任何偏私,是谁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呢?面对此情此景,我真想铺开云笺,挥毫泼墨,把心中澎湃的诗思尽情倾泻;我又想用精致的酒杯,满盛上清香的美酒,来尽情领略和享受这满院的仲秋美景。

注释

穁香:此指代桂花。因桂花可酿成浓香的美酒,故有此称。穁,味厚的酒。

此翁:这里是词人的自称。

彩笔:五色笔。唐李延寿《南史?江淹传》载,江淹年轻时诗文很有才气,年老时忽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江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这里借用其意,谓此笔是可使人妙笔生花的神笔。

云笺:对纸张的美称。笺,供题诗、写信用的精美纸张。

翠尊:对酒杯的美称。

冰酝:此喻指美酒。

管领:领略,占有。

收录诗词(7)

汤恢(宋)

汤恢简介

宋代词人。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 · 摘青梅荐酒

宋代-汤恢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菲。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在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䕷。

形式:

二郎神用徐斡臣韵

宋代-汤恢

琐窗睡起,闲伫立、海棠花影。记翠楫银塘,红牙金缕,杯泛梨花冷。燕子衔来相思字,道玉瘦、不禁春病。应蝶粉半销,鸦云斜坠,暗尘侵镜。

还省。香痕碧唾,春衫都凝。悄一似荼,玉肌翠帔,消得东风唤醒。青杏单衣,杨花小扇,闲却晚春风景。最苦是、蝴蝶盈盈弄晚,一帘风静。

形式:

倦寻芳

宋代-汤恢

饧箫吹暖,蜡烛分烟,春思无限。风到楝花,二十四番吹遍。烟湿浓堆杨柳色,昼长闲坠梨花片。悄帘栊,听幽禽对语,分明如剪。

记旧日、西湖行乐,载酒寻春,十里尘软。背后腰肢,仿佛画图曾见。宿粉残香随梦冷,落花流水和天远。但如今,病厌厌、海棠池馆。

形式:

祝英台近 · 其一

宋代-汤恢

宿酲苏,春梦醒,沈水冷金鸭。落尽桃花,无人扫红雪。渐催煮酒园林,单衣庭院,春又到、断肠时节。

恨离别。长忆人立荼蘼,珠帘卷香月。几度黄昏,琼枝为谁折。都将千里芳心,十年幽梦,分付与、一声啼鴂。

形式:

二郎神

宋代-汤恢

碧崖倒影,浸一片、寒江如练。正岸岸柳花,村村修竹,唤醒春风笔砚。溯水舟轻轻如叶,只消得、溪风一箭。看水部雄文,太师健笔,月寒波卷。

游倦。片云孤鹤,江湖都遍。慨金屋藏妖,绣屏包祸,欲与三郎痛辩。回首前朝,断魂残照,几度山花崖藓。无限都付窊尊,漠漠水天远。

形式:

祝英台近 · 其二 · 中秋

宋代-汤恢

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阑湿。桂树风前,醲香半狼藉。此翁对此良宵,别无可恨,恨只恨、古人头白。

洞庭窄。谁道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万里乾坤,原无片云隔。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

形式:

八声甘州

宋代-汤恢

想当年、龙舟凤艒,乐宸游、摇曳锦帆斜。伤心是,御香染处,树树栖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