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

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

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

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

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形式:

诗词简介

杜甫这首《偶题》表达了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带有总结性质。所以王嗣奭《杜臆》说:“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一部《杜诗》,而此篇乃其自序也。”上句“千古事”是指留传久远,关系重大,如同曹丕说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句“寸心知”是说对于文章,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这两句诗虽是以议论入诗,但对仗工整,语言高度概括,而且切中肯綮,含蕴丰富,很有哲理性。

评注

《岁寒堂诗话》:此少陵论文章也。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鸟可以轻议哉!

《艺圃撷馀》:少陵故多变态,其诗存深句,有雄句,有老句,有秀句,有丽句,有险句,有拙句,有累句,后世别为家。持高于盛唐者,以其有深句、雄句、老句也;而终不失为盛唐者,以其有秀句、丽句也。……其愈险愈老,正是此老独得处,故不足难之;独拙、累之句,我不能掩瑕,虽然,更千百世无能胜之者何?要曰无露句耳。其意何尝不自高自任?然其诗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曰:“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温然其辞,而隐然言外,何尝有所谓吾道主盟代兴哉?自少陵逗漏此趣,而大智大力者,发挥毕尽。

《杜臆》: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一部《杜诗》,而此篇乃其自序也。《诗二百篇》备自有序,而此篇又一部《杜诗》之总序也。起来二句,乃一部《杜诗》所以胎孕者。“文章千古事”,便须有干古识力为之骨;而“得失寸心知”,则寸心具有千古。此乃文章家秘密藏,而千古立言之标准……自“经济惭长策”至“秋水忆皇陂”,皆叙其漂荡之实与其漂荡之故,……而“缘情慰漂荡”,乃后半篇之总括也。

《义门读书记》:诗体态(“前辈”二句下)。“懦家”疑“传家”,谓乃祖审吉也。“騄骤”、“斫轮”等语,皆承此联来(“法自”二句下)。诗源流,江左谓徐、庾、阴、何,邺下谓建安也(“永怀”二句下)。

《杜诗详注》:张{湝}曰:文章秘决,诗统源流,前半已道尽。曰“骚人”、曰“汉道”、曰“邺中”、曰“江左”,存诗家历代,各有体制可仿,后人兼采,原不宫过贬偏抑。公之所见甚大,所论甚正。太白则云:“向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自晋人以下,未免一概抹倒矣。此诗是二段格,前半论诗文,以“文章千古事”为纲领;后半叙境遇,以“缘情慰漂荡”为关键。前段结云:“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隐以千古事自期矣;后段结云:“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仍以慰漂荡自解矣。其段落之严整,脉理之精细如此。

《茧斋诗谈》:“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此亦错对法,交叉中文气通利,文义分晰,所以为难;若故意强纽,便不合格。

《龙性堂诗话初集》:少陵《偶题》云:“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自汉魏至齐梁,千余年间,文章升降,评骘尽此二语。其曰:“车轮徒已斫,堂构借仍亏。”伤己之无贤嗣也。“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慨时之无知音也,此为微词隽旨最多,读者当心知其意。

《唐宋诗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识解可谓广大精微;“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则操觚秘要,觉陆机《文赋》为繁,昔元稹为甫志曰:“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鲁、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其推许诚不为过,要未及此二十字之包括也。甫他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与此参观而微会之,子美之能事,思过半矣。

《剑溪说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刘须溪谓:即子美自道,良是。高、岑不足以当之。

《读杜心解》:起二,立言心印,次二,总领派别。《骚》以该前,汉以统后。所包者广,皆“前辈”也。“飞腾”而“入”,兼有“千古”;“馀波绮丽”,到底不懈。此中“旧例”、“清规”,俱宜大费窥寻矣。

《杜诗镜铨》:首叙诗学,源流兼收,中自有区别,当与《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转益多师”语参看。此叹诗学莫传(“漫作”二句下)。蒋弱六云:前半说文章,后半说境遇,皆“寸心知”者。前语少而意括,后语详而情绵,公一生心迹尽是矣。

收录诗词(1414)

杜甫(唐)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相关古诗词

春夜喜雨

唐朝-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形式:

阁夜

唐朝-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形式:

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朝-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形式:

石壕吏

唐朝-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形式:

赠卫八处士

唐朝-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形式: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朝-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形式:

天末怀李白

唐朝-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形式:

旅夜书怀

唐朝-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形式:

客至

唐朝-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形式:

江村

唐朝-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