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诗写作者在淮水边重逢阔别十年的梁州老朋友的喜悦之情,颇有感慨。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颔联统包了分别十年繁複的世事人情;颈联和末联写重逢情景。写相聚、痛饮和欢笑,写环境、形貌和心思,是诗的主体。全诗结构细密,情意曲折,重点突出,韵致悠远。

翻译

我俩曾一同客居在江汉,每次相逢定要酣醉而还。

自从离别后飘游如云浮,十年岁月宛如大江流水。

今日相见我们欢笑如故,我们已两鬓斑白发稀疏。

你问我为何不返回家乡,只因贪恋淮上美丽秋山。

注释

淮上:淮水边,即今江苏淮阴一带。

梁州:唐州名,在今陕西南郑县东。

江汉:汉江,流经梁州。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句:谓人生聚散无常而时光逝如流水。

萧疏:稀疏。

斑:头髮花白。

北归去:一作「不归去」。

对秋山:一作「有秋山」。

评注

《四溟诗话》:此篇多用虚字,辞达有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人如浮云易散,一别十年,又若流水去无还期,二语道尽别离情绪。他如「旧国应无业,他乡到是归」,其悲慨之思可想。

《瀛奎律髓汇评》:查慎行:五六浅语,却气格高。纪昀:清圆可诵。无名氏(甲):大抵平淡诗非有深情者不能为,若一直平淡,竟如槁木死灰,曾何足取?此苏州三首,极有深情,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难」也。

《唐诗近体》:情景婉至(「浮云」二句下)。结意佳。

《唐诗三百首》:一气旋折,八句如一句。

《唐宋诗举要》:似王、孟。

收录诗词(570)

韦应物(唐)

韦应物简介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相关古诗词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朝-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形式: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朝-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形式:

滁州西涧

唐朝-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形式:

东郊

唐朝-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形式: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唐朝-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形式:

简卢陟

唐朝-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形式: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朝-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形式:

夕次盱眙县

唐朝-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形式: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朝-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形式:

长安遇冯著

唐朝-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