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台今寂寞,疑是子云居。”阮瑀《七哀诗》“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写的是荒凉古墓的黑暗幽邃。高适诗体现了这个意思,但他又把笔锋延伸一层,进一步联想梁九生前与身后同样寂寞的生活。"今"字,或作"犹"字。其兼容今昔的意思非常明显。结合末一句,其意更加明了。子云,是汉代扬雄的字。扬雄曾作《解嘲赋》,自道其志云:“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惟寂惟寞,守德之宅。”意思是说守道之人追求的是谦退静默,不求闻达,超然于物外,才能游于神庭,唯有甘于寂寞的人,方可保守其高尚的道德品质。高适的这句诗,一方面说梁九无论在世还是去后,都是寂寞自守的人,一方面又说他平生如扬子云一样,情操高尚。这里的"疑"字,与"今"字(或"犹"字)互为照应,使人自然把今与昔、梁九与扬雄放在一起加以联想。诗歌语言虽然质朴浅显,而内涵却很醇厚。

李白有《哭宣城善酿纪叟》诗云:“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那意思全建筑在凭空揣想的基础上,想象之妙,皆未离一个“酒”字,自然把纪叟与李白勾锁在一起。高适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则以"寂寞"二字作为穿连的引线,由现实的情状生发出往日的追想,构思立意亦同样巧妙。

" />

哭单父梁九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今寂寞,独是子云居。

畴昔探云奇,登临赋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

契阔多别离,绸缪到生死。

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

晋山徒峨峨,斯人已冥冥。

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

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

十上多苦辛,一官恒自哂。

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

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亡友梁九少府一生落拓不遇、不幸早夭的叙述,和对彼此生前深厚交谊的回忆,表达了对亡友极为沉痛哀悼的感情。是高适“悲”的代表作之一,在当时就广为传唱。

这首诗大约写在开元二十二年以后。史载,高适性落拓不拘,早年曾长期过着浪游旷放的生活。四十馀岁,才作了个封丘县尉。遭逢不遇,自然百倍怜惜与他志向与命运都相类似的人物,更何况梁洽曾为处士,二人有一段绸缪的友谊呢!所以,当老友逝去多年以后,诗人睹物思人,仍不胜感慨: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开头两句,写诗人翻箧捡物,无意中发现了梁九以前寄给他的书信,回想起二人的交游情谊,遂忍不住眼泪涟涟。"泪"字紧紧扣着题面的那个"哭"字。称"君",既表现了诗人对梁九的敬重,又写出诗人好像面对着好友在倾诉衷肠的神态和亲切的口气。

“夜台今寂寞,疑是子云居。”阮瑀《七哀诗》“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写的是荒凉古墓的黑暗幽邃。高适诗体现了这个意思,但他又把笔锋延伸一层,进一步联想梁九生前与身后同样寂寞的生活。"今"字,或作"犹"字。其兼容今昔的意思非常明显。结合末一句,其意更加明了。子云,是汉代扬雄的字。扬雄曾作《解嘲赋》,自道其志云:“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惟寂惟寞,守德之宅。”意思是说守道之人追求的是谦退静默,不求闻达,超然于物外,才能游于神庭,唯有甘于寂寞的人,方可保守其高尚的道德品质。高适的这句诗,一方面说梁九无论在世还是去后,都是寂寞自守的人,一方面又说他平生如扬子云一样,情操高尚。这里的"疑"字,与"今"字(或"犹"字)互为照应,使人自然把今与昔、梁九与扬雄放在一起加以联想。诗歌语言虽然质朴浅显,而内涵却很醇厚。

李白有《哭宣城善酿纪叟》诗云:“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那意思全建筑在凭空揣想的基础上,想象之妙,皆未离一个“酒”字,自然把纪叟与李白勾锁在一起。高适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则以"寂寞"二字作为穿连的引线,由现实的情状生发出往日的追想,构思立意亦同样巧妙。

注释

梁九:别本在"梁九少府"下缀有"洽"字,当为梁九之名。

收录诗词(259)

高适(唐)

高适简介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相关古诗词

燕歌行

唐朝-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扌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形式:

除夜作

唐朝-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形式: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朝-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形式:

别董大(其一)

唐朝-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形式:

塞上听吹笛

唐朝-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形式:

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朝-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形式:

封丘作

唐朝-高适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形式:

别董大其二

唐朝-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形式:

渔父歌

唐朝-高适

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

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

形式:

酬马八效古见赠

唐朝-高适

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

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

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