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台今寂寞,疑是子云居。”阮瑀《七哀诗》“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写的是荒凉古墓的黑暗幽邃。高适诗体现了这个意思,但他又把笔锋延伸一层,进一步联想梁九生前与身后同样寂寞的生活。"今"字,或作"犹"字。其兼容今昔的意思非常明显。结合末一句,其意更加明了。子云,是汉代扬雄的字。扬雄曾作《解嘲赋》,自道其志云:“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惟寂惟寞,守德之宅。”意思是说守道之人追求的是谦退静默,不求闻达,超然于物外,才能游于神庭,唯有甘于寂寞的人,方可保守其高尚的道德品质。高适的这句诗,一方面说梁九无论在世还是去后,都是寂寞自守的人,一方面又说他平生如扬子云一样,情操高尚。这里的"疑"字,与"今"字(或"犹"字)互为照应,使人自然把今与昔、梁九与扬雄放在一起加以联想。诗歌语言虽然质朴浅显,而内涵却很醇厚。
李白有《哭宣城善酿纪叟》诗云:“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那意思全建筑在凭空揣想的基础上,想象之妙,皆未离一个“酒”字,自然把纪叟与李白勾锁在一起。高适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则以"寂寞"二字作为穿连的引线,由现实的情状生发出往日的追想,构思立意亦同样巧妙。
"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今寂寞,独是子云居。
畴昔探云奇,登临赋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
契阔多别离,绸缪到生死。
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
晋山徒峨峨,斯人已冥冥。
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
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
十上多苦辛,一官恒自哂。
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
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扌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