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令 · 芙蓉金菊斗馨香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形式: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小令,上阕写景,下阕景中抒情,在节气将近重阳的时候,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的美丽,树林间叶子红红黄黄,鲜亮可爱。秋水清浅无波,碧空万里无云,原野上的小路茫无尽头。登高远望,鸿雁飞过之时,引起妻子对边远丈夫的「无限思量」,这是古诗词中的极平常的主题。晏同叔此首小令以疏淡的笔墨泼抹一幅秋景图,透露出淡淡的情思。

翻译

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鬬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

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远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无限的思念。

注释

诉衷情令:又名《一丝风》、《渔父家风》。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注意不应与唐教坊曲名《诉衷情》混淆。

芙蓉:木芙蓉,一说为荷花,与时令不符。

斗(dòu):比胜。

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天气:气候。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红树:这里指枫树。

间:相间,夹杂。

流水淡:溪水清澈明净。

碧天:碧蓝的天空。

茫茫:广阔,深远。

凭高目断:依仗高处极目远望,直到看不见。目断,望至视界所尽处。

鸿雁:即「雁」。大的叫鸿,小的叫雁。

思量:相思。

评注

近代·赵尊岳《珠玉词选评》:此写秋景之词,题材似极浅近,然作结仍极精严,非浅人所易着笔。北宋词以抒情为主,然非有景物,不足衬出情绪,故往往情景兼写,惟其时尚少以情景虚实杂揉间用者,故又辄于前阕写景,后阅写情……呼应之际自尤重于过变,必假过变,以由景入情,方无斧凿痕迹。……今治词者人人知水穷云起之说,然其所以穷,所以起者,多不易言,若以此首验之,则按图正不难索骥。

收录诗词(352)

晏殊(宋)

晏殊简介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相关古诗词

望仙门 · 玉壶清漏起微凉

宋代-晏殊

玉壶清漏起微凉,好秋光。金杯重叠满琼浆,会仙乡。

新曲调丝管,新声更颭霓裳。博山炉暖泛浓香,泛浓香,为寿百千长。

形式:

蝶恋花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形式:

浣溪沙 · 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形式:

玉堂春 · 帝城春暖

宋代-晏殊

帝城春暖。御柳暗遮空苑。海燕双双,拂扬帘栊。女伴相携、共绕林间路,折得樱桃插髻红。

昨夜临明微雨,新英遍旧丛。宝马香车、欲傍西池看,触处杨花满袖风。

形式:

清平乐

宋代-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形式:

破阵子

宋代-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形式:

清平乐

宋代-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形式:

浣溪沙 · 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代-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形式:

木兰花

宋代-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栏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形式:

踏莎行

宋代-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