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贬五溪

南过猿声一逐臣,回看秋草泪沾巾。

寒天暮雪空山里,几处蛮家是主人。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送客贬五溪》倒是许多选本都收入的。客,不知何人,总不是他的亲戚朋友,故不必举出姓名及关係。衹用一个「客」字。这是一种应酬作品,有人因贬官而到湘西去,作者因偶然的机会遇见了,就写一首诗赠行。作者和这个「客」既无交情,也无密切的关系,自然没有什么离情别绪可说,所以这首诗完全用描写的手法。

第一句的散文结构是:一个被放逐之臣,从猿啼声中一路南去。「逐臣」是主语,「过」是动词。「猿声」是宾语的精简,概括了李白的两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过的是巴东三峡,这个「客」过的是湘西五溪。有人说,诗句不讲语法,这是错的。诗句也有一定的语法,不过它和散文不同,为了平仄、对仗或押韵的方便,它的语法结构可以有极大程度的变易,甚至往往连动词也省掉。读诗的人,仍然应该从语法观点去推求作者的造句艺术。

第二句「回看」二字是照应上句的「过」字,这个被降谪的官员,愈走愈远,深入五溪苗家所住的区域,就不免常常回头看看来路。来路上衹是一片秋草,早已望不到家乡,于是不禁泪落沾巾。下面二句说,这一段旅程尽是在寒天、暮雨、不见人迹的空山中。夜晚了,总是在苗家歇宿。「蛮」是古代汉人对少数民族的称呼。当时少数民族所住的地区,都是荒野的山区,故有「蛮荒」之称。作者设想这个「客」深入蛮荒,以蛮家为逆旅主人,是最不幸的遭遇。湘西的秋雨是整天整夜连绵不绝的,为什么作者偏说是暮雨呢?这是为了与下句挂钩,引出此「客」在暮雨中向苗家借宿的诗意。吴山民评此诗曰:「一诗酸楚,为蛮、主二字挑出。」即以为此诗末句写出了贬官的酸楚之情。这是古代汉族人对少数民族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读此诗,就不会和古人有同感了。住在兄弟民族的家里,有什么可酸楚的呢?

韩翃所作七言绝句不多,但大多是佳作,胡应麟最称赏韩翃的七绝,他在《诗薮》内篇中举出「青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玉勒乍回初喷沫,金鞭欲下不成嘶」、「急管昼催平乐洒,春衣夜宿杜陵花」、「晓月暂飞千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等五六联,以为是「全首高华明秀,而古意内含,非初非盛,直是梁陈妙语,行以唐调耳」。他又举出「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寒天暮雨空山里,几处蛮家是主人」这二联,以为「自是钱、刘格,虽众所共称,非其至也」。这一段评论,反映出胡应麟所喜爱的是秾丽的句子。骨子里仍是梁陈宫体,风格却是唐诗。这种诗句之所以「非初非盛」,因为初唐则还没有唐调,盛唐则已排除宫体。而在中唐诗人,渐渐地又在唐调中纳入宫体诗的题材,成为一种秾艳的律诗。这个倾向,发展到晚唐的李义山,温飞卿而达到了极度。至于「柴门流水」、「寒天暮雨」这样的句子,还是清淡一派,属于钱考功、郎君胄的家数,而且还不是其中最好的,所以胡应麟似乎不很喜欢。

注释

暮雪:一作「暮雪」。

收录诗词(165)

韩翃(唐)

韩翃简介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相关古诗词

寒食

唐朝-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形式:

同题仙游观

唐朝-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形式: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唐朝-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着鞭去,梅山道路长。

形式:

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唐朝-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形式: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唐朝-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形式:

寄柳氏

唐朝-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形式:

华亭

唐朝-韩翃

世故他年别,心期此夜同。

千峰孤烛外,片雨一更中。

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

自怜驱匹马,拂曙向关东。

形式:

赠别韦兵曹归池州

唐朝-韩翃

南陵八月天,暮色远峰前。

楚竹青阳路,吴江赤马船。

籯金诸客贵,佩玉主人贤。

终日应相逐,归期定几年。

形式:

寄武陵李少府

唐朝-韩翃

小县春山口,公孙吏隐时。

楚歌催晚醉,蛮语入新诗。

桂水遥相忆,花源暗有期。

郢门千里外,莫怪尺书迟。

形式:

赠张建

唐朝-韩翃

结客平陵下,当年倚侠游。

传看辘轳剑,醉脱骕骦裘。

翠羽双鬟妾,珠帘百尺楼。

春风坐相待,晚日莫淹留。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