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诗是诗人面对如大海汹涌的江水,抒发内心感受的叙怀之作。诗写于安史之乱时,诗人流落四川成都,寄居草堂,一次观锦江「水如海势」,波涛汹涌,则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但又无从说起,只好「聊短述」,抒写了他激愤的、自我解脱的、一时的人生感悟。全诗八句五十六字,其中「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传世名句,道出了杜甫诗作的特色,反映了他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

翻译

为人性情孤僻沉醉美文佳句,若不出语惊人到死不肯罢休。

如今年老体衰,不再苦心琢磨,写诗一挥而就,妙处全在自然。春来花鸟莫怕,老夫不在争美。

江边新装木栏,供我悠然垂钓,再扎一条竹筏,用来代替小船。

如何能遇陶渊明、谢灵运那样著名诗人,我愿与之同游,并看他们写出更美的诗篇。

注释

值:正逢。

水如海势:江水如同海水的气势。

聊短述:值奇景,无佳句,故曰。聊,姑且之意。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句:杜甫自道其创作经验。可见杜甫作诗的苦心。性僻,性情有所偏,古怪,这是自谦的话。不管是什么内容,诗总得有好的句子。耽(dān),爱好,沉迷。惊人,打动读者。死不休,死也不罢手。极言求工。

「老去诗篇浑漫与」句:如今年老,已不像过去那样刻苦琢磨。浑,完全,简直。漫与,随意付与。这话不能死看,杜老年作诗也并不轻率,不过由于功夫深了,他自己觉得有点近于随意罢了。)

「春来花鸟莫深愁」句:承上而来。莫,没有。愁,属花鸟说。诗人形容刻划,就是花鸟也要愁怕,是调笑花鸟之辞。韩愈《赠贾岛》诗:「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又姜白石赠杨万里诗:「年年花月无闲处,处处江山怕见君。」(《送朝天集归诚斋时在金陵》)可以互参。

新添:初做成的。

水槛:水边木栏。

故:因为。跟「新」字作对,是借对法。故着(zhuó),又设置了。

槎(chá):木筏。

焉得:怎么找到。

陶谢:陶渊明、谢灵运,皆工于描写景物,故想到他们。思:即「飘然思不群」、「思飘云物外」的思。

令渠:让他们。

「令渠述作与同游」句,是说让他们来作诗,而自己则只是陪同游览。述作,作诗述怀。语谦而有趣。

评注

《童蒙诗训》:陆士衡《文赋》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此要论也。文章无警策则不足以传世,盖不能竦动世人。如老杜及唐人诸诗,无不如此。似晋宋间人,专致力于此……老杜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惊人语,即警策也。

《后村诗话》:前二句自负不浅,卒章乃推尊陶、谢,可见前哲服善不争名之意。

《瀛奎律髓》:以「诗篇」对「花鸟」,此为变体。后来者又善于推广云。

《杜臆》:此诗即「漫兴」也。水势不易描写,故止咏水槛、浮舟,此避实击虚之法。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此诗究不称题。查慎行;此篇借题以寓作诗之法,观起结可见。许印芳曰:诗于江水如海,全未着笔。五、六虽说水,却是常语,不称「如海」之势,故晓岚贬之。起二句立志甚高,然必说破,便嫌浅露。次句尤嫌火气太重,大非雅人吐属。

《杜诗详注》:朱瀚曰:少陵对锦江水而袖手,青莲对黄鹤楼而搁笔,其警悟后学不浅。然玩颔联,亦有渐老渐熟之意,故字用借对法。今按:作诗机神偶有敏钝:忽然机到,则曰「诗应有神助";忽然机钝,则白「老去诗篇浑漫兴。」

《古欢堂集杂著》:少陵《江上值水势如海势》诗……申凫盟《说杜》甚谯让之,谓;「与题无涉,此老无故作矜夸语,抑又陋矣」。……(后官楚泊黄州港口,风光万千)井叔又曰:「子陶、谢手也,何逊谢焉?」余静默久之,因悟少陵典诗,盖目触江上光景,思成佳句,以吟咏其奔涛骇浪之势,而不可得,废然长叹。曰「性癖」,曰「惊人」,言平生所笃嗜在诗也。曰「老去漫兴」,与「晚节渐于诗律细」似不相属,谦辞也。曰「花鸟莫深愁」,言诗人刻毒,遇一花一鸟,摹写无余,能令花鸟愁也。今老无佳句,不必「深愁」矣,花鸟尚然,况值此江势之大,闭口束手,能复有惊人篇章耶?故只可添水槛以垂钓,著浮槎以闲游而已。若述作之手,非陶,谢不可,吾则何敢?悠悠千载,犹思慕陶、谢不置焉。少陵殆抑然自下者,全无矜夸语气。言在题外,神合题中,而江如海势之奇观,隐跃纸上矣,

《唐诗成法》:告在题外,意在题中,妙。

《读杜心解》:吴论云:水如海势,见此奇景,偶无奇句,不能长吟,聊为短述,题意在下三字。愚按:此论得旨。通篇只述诗思之拙,水势只带过。

《杜诗镜铨》:自负甚奇(「为人性僻」句下)。邵云:首二句见此老苦心。今人轻易作诗,何也?前半俱说「聊短述」处,五、六方入题。

收录诗词(1414)

杜甫(唐)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相关古诗词

春夜喜雨

唐朝-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形式:

阁夜

唐朝-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形式:

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朝-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形式:

石壕吏

唐朝-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形式:

赠卫八处士

唐朝-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形式: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朝-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形式:

天末怀李白

唐朝-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形式:

旅夜书怀

唐朝-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形式:

客至

唐朝-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形式:

江村

唐朝-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