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烛 · 雨霁江行自度

春江骤涨,晓陌微干,断云如梦相逐。料应怪我频来去,似千里迢遥,伤心极目。为楚腰、惯舞东风,芳草萋萋衬绿。

燕飞独。知是谁家箫声多事,吹咽寻常怨曲。尽教衿袖香泥涴,君不见、扬州三生杜牧。待泪华、暗落铜盘,甚夜西窗剪烛。

形式:

诗词简介

《西窗烛》是宋代谭宣子自度曲,见《阳春白雪·卷六》。《词律拾遗·卷三》列录,谓调名得自其词结句“甚夜西窗剪烛。”实则取自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双调,八十九字,上阕八句三仄韵,下阕七句四仄韵,例用入声韵。此词《词律》、《词谱》均未载。

注释

料应:估计,想来应是。

楚腰:借指细腰女子。《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萋萋:草木茂盛貌。《诗经·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毛传:“萋萋,茂盛貌。”

尽教:听凭,不管。

衿(jīn)袖:衿与袖相连,因用以比喻亲密的友谊。

三生杜牧:杜牧去官后,郁郁不得志,落拓扬州,好作青楼之游,以风流名。有《遣怀》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后言风情者,多以“三生杜牧”比况出入歌舞繁华之地的风流才士。

泪华:亦作“泪花”,指烛泪,蜡烛燃烧时滴下的油。周邦彦《风流子·愁怨》词:“酒醒后,泪花消凤蜡,风幕捲金泥。”

铜盘:指烛台。杜甫《从事行赠严二别驾》:“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西窗剪烛:犹言剪烛西窗。指亲友聚谈。语出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收录诗词(12)

谭宣子(宋)

谭宣子简介

宋朝词人,字明之,号全庵,生平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窗烛 · 雨霁江行自度

宋代-谭宣子

春江骤涨,晓陌微干,断云如梦相逐。料应怪我频来去,似千里迢遥,伤心极目。为楚腰、惯舞东风,芳草萋萋衬绿。

燕飞独。知是谁家箫声多事,吹咽寻常怨曲。尽教衿袖香泥涴,君不见、扬州三生杜牧。待泪华、暗落铜盘,甚夜西窗剪烛。

形式:

摸鱼儿 怀云崖陈乘车东甫,时游湘潭

宋代-谭宣子

掩朱弦、住听金缕。

天涯同是羁旅。

多情记把香罗袖,残粉半粘荆树。

还信否。

便忍道、石台暗寂春无主。

分明间阻。

那睡鸭嘘云,翔鸳溜月,此际更休语。

人间世,谁识缄愁最苦。

轻帆重解烟雨。

而今翻笑周郎误。

挑剔寒缸寻谱。

游倦处。

果因甚、亭亭瘦影如前度。

无由寄与。

待谢却梅花,东风为我,吹梦过淮浦。

形式:

侧犯

宋代-谭宣子

素秋渐爽,倚香曲枕情依旧。

怀袖。

浸数尺湘漪、簟纹皱。

悲欢尽梦里,玉骨从消瘦。

空又。

思太液芙蓉未央柳。

翔凤何在,乐府传孤奏。

人病酒。

有鸳鸯双字倩谁绣。

拜月西楼,几声滴漏。

应恐纨洁,已疏郎手。

形式:

春声碎 南浦送别自度腔

宋代-谭宣子

津馆贮轻寒,脉脉离情如水。

东风不管,垂杨无力,总雨颦烟寐。

栏干外。

怕春燕掠天,疏鼓叠、春声碎。

刘郎易憔悴。

况是恹恹病起。

蛮笺漫展,便写就新词,倩谁将寄。

当此际。

浑似梦峡啼湘,一寸相思千里。

形式:

浣溪沙 过高邮

宋代-谭宣子

欲展吴笺咏杜娘。

为停楚棹觅秦郎。

藕花三十六湖香。

珠颗翠檠饶宿泪,玉痕红褪怯晨妆。

小桥风月思凄凉。

形式:

长相思 其一

宋代-谭宣子

去路遥。归路遥。

灯月光中立小桥。魂萦紫玉箫。

风萧萧。雨萧萧。

此夜相思空寂寥。梅花落丽谯。

形式:

长相思 其二

宋代-谭宣子

净亭亭。步盈盈。

蝉影明绡傅体轻。水边无限情。

翠尊倾。翠鬟倾。

归去如何睡得成。西风吹酒醒。

形式:

玲珑四犯 重过南楼用白石体赋

宋代-谭宣子

碧黯塞榆,黄销堤柳,危栏谁料重抚。

才情犹未减,指点惊如许。

当时共伊东顾。

为辞家、怕吟鹦鹉。

衮衮波光,悠悠云气,陶写几今古。

生尘每怜微步。

渺江空岁晚,知在何处。

土花封玉树。

恨极山阳赋。

吹芗扇底馀欢断,怎忘得、阴移庭午。

离别苦。

那堪听、敲窗冻雨。

形式:

谒金门 其一

宋代-谭宣子

银漏滴。午夜平康巷陌。

双掩兽环人语寂。馀香无处觅。

回首旧游踪迹。绀碧染衣犹湿。

一饷沉吟谁会得。月明春店笛。

形式:

鸣梭 自度

宋代-谭宣子

织绡机上度鸣梭。

年光容易过。

萦萦情绪,似水烟山雾两相和。

谩道当时何事,流盼动层波。

巫影嵯峨。

翠屏牵薜萝。

不须微醉自颜酡。

如今难恁么。

烛花销艳,但替人、垂泪满铜荷。

赋罢西城残梦,犹问夜如何。

星耿斜河。

候虫声更多。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