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佥事夹谷之寄韵

夫子说周易,肇开太极分。

及乎作春秋,下逮西狩麟。

混辟至决裂,坚冰致习驯。

三皇何皞皞,五帝何纷纷。

卓哉洙泗翁,道大孤无邻。

于是作六经,以救万世人。

孟氏辨义利,战国骇所闻。

不肯为老聃,和光同其尘。

人不识四端,岂知有君亲。

孔孟作日月,然后夜向晨。

天高与地下,中立师与君。

师以扶纲常,君以治广轮。

廉耻甚鈇钺,礼教威斧斤。

自古立宇宙,以道为精神。

清溪斗大邑,土瘠民甚贫。

虎豺方恣睢,骃骐忽诹询。

痛民若赤子,礼士如上宾。

箪瓢在陋巷,穷则独善身。

家有读书屋,乃为劫火焚。

仁人忽行恻,仲氏敢具陈。

公肯挈坠道,天未亡斯文。

移檄作主宰,歌诗示恩勤。

弦歌已久废,简陋尚可因。

祠堂俨遗像,生徒招惊麇。

户内有洙泗,山中见华勋。

光霁挹茂叔,粹盎师伯淳。

体用契忠恕,恭安想天申。

仰师千载上,兴起三代民。

剥穷果不食,贞下元又春。

太极在何处,青归烧痕新。

形式:
收录诗词(42)

方逢辰(宋)

方逢辰简介

宋严州淳安人,初名梦魁,字君锡,一作圣锡。方镕子。理宗淳祐十年进士第一。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时宰相郑清之、贾似道擅权,逢辰力诋其非,称疾归。除吏、礼二部尚书,俱不拜。宋亡后,隐居蛟峰,授徒讲学,学者称“蛟峰先生”。元朝召之,坚辞不赴。尊崇朱熹,阐释孟子和程朱学派道德论。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学庸注释》、《蛟峰文集》。

相关古诗词

庆明堂礼成

宋代-方逢辰

合宫芬郁彻垓埏,治象阳明景烂然。

云气朝隮疑欲雨,帝心夕惕即旋乾。

皇穹后土实临汝,祖德宗功鉴在天。

既灌更祈如未灌,缉熙此福万斯年。

形式:

和刘府判

宋代-方逢辰

英雄牢落谷音空,敦薄犹存柳下风。

善政有声闻六邑,病躯无自谒千峰。

乾坤许大心知少,道义相交我辈同。

珍重瑰章何以报,烟云留护峡山松。

形式:

和张寓轩题孤山二首

宋代-方逢辰

吝骄专恣讳言兵,祸本伊谁自种成。

潮汛有时声转怒,权奸一死罚犹轻。

道无起灭无今古,物有消虚有长盈。

赞化正需豪杰手,华山深处卧升平。

形式:

和张寓轩题孤山二首

宋代-方逢辰

西湖旧事逝如流,红紫尘沙新绿稠。

昔日赏心今日吊,前人遗迹后人游。

雨观水色连山色,晴看湖头送日头。

鸥鹭无情自来往,兴亡不管帝王州。

形式:

挽有宋周府君袁夫人

宋代-方逢辰

孩提均识爱其亲,未有君家最睦姻。

逊畔以全诸父义,在原此岂妇人仁。

一门邹鲁斯文地,三世羲皇太古人。

朱紫满门直馀事,九京可作百其身。

形式:

挽宋尚书余公二首

宋代-方逢辰

时样多求赫赫声,惟公独韫玉精神。

传无房杜可书事,心即羲皇太古人。

日月升时先奋翼,风云浓处忽抽身。

苍苍忍夺客星去,却使凌烟忆老臣。

形式:

挽宋尚书余公二首

宋代-方逢辰

扁舟一叶掠垂虹,因泛江莲得识公。

千里军民安席上,一年宾主坐春中。

斑催紫橐朝天近,梦到黄粱霍地空。

契阔真情言不尽,只将楚些寄东风。

形式:

挽宋吏部赵公

宋代-方逢辰

翱翔碧水又蓬山,再入郎闱即丐闲。

屡疏朝端词梗梗,一麾道院政斑斑。

阁因书创家邹鲁,堂以亲名行冉颜。

所恨与公非识面,一诗寄雁写潸潸。

形式:

被召不赴

宋代-方逢辰

万里皇华遣使辀,姓名曾覆御前瓯。

燕台礼重金为屋,严濑风高玉作钩。

丹凤喜从天上落,白驹须向谷中求。

敲门不醒希夷睡,休怪山云着意留。

形式:

赠樵隐

宋代-方逢辰

樵仙深入琴棋境,一笑出门天地宽。

人世已非存朽斧,土音不改只南冠。

琴中自有铁心在,局外何妨道眼观。

霁月光风元属我,饭牛何谓夜漫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