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似应指稀见的颜色,是当时赞誉越窑瓷器釉色之美而演变成越窑釉色的专有名称。后来五代时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窑场,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故名。赵麟在《候鲭录》中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立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谓之秘色”
好向:正确的朝向。
中宵:夜半。
沆瀣:这里指露水。
嵇中散:即嵇康,三国魏时曾任中散大夫,故也称嵇中散。以“工诗文、精乐理”、学识渊博而名于世。在“竹林七贤”中以“尚奇任侠,落拓不羁,饮酒清谈,弹琴狂歌”而闻名。他刚正不阿,“不堪流俗”,后被魏国相国司马昭下令问斩。南朝梁江淹《恨赋》:“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饮,素琴晨张”。甚至在邢场上他还“顾视日影,索琴而弹”,最后,曲终弦断,引颈自刎。一代英才就这样冤死于暴政。
遗杯:有酒残留之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