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七】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形式:

诗词简介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少陵的组诗作品,共七首。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後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少陵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翻译

【其一】

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好到处乱走。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其二】

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其三】

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浆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其四】

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

【其五】

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其六】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其七】

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

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边的浣花溪。

独步:独自散步。

彻:已,尽。

颠狂:放荡不羁。

颠,即「癫」。

南邻:指斛斯融。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旬:十日为一旬。

稠:密。

畏(wēi):通「隈」,山水弯曲处。一作「里」。

行步:脚步。

欹(qī):歪斜。

实:一作「独」。

在:语助词,相当于「得」。一说「在」相当于「时」。

料理:安排、帮助。

白头人:老人。诗中是作者自指。

多事:这里有撩人之意。

送:打发。

生涯:生活。

少城:小城。成都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少城在大城西面。《元和郡县志》载,少城在成都县西南一里。

可怜:可爱。

盏:一作「锁」。

佳人:指官妓。

绣筵:丰盛的筵席。

黄师塔:和尚所葬之塔。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余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处?答曰:「师塔也。」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之句。

懒困:疲倦困怠。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爱:一作「映」,一作「与」。

黄四娘:杜少陵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蹊:小路。

留连:即留恋,捨不得离去。

娇:可爱的样子。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爱:一作「看」。

肯:犹「拼」。一作「欲」,一作「索」。

纷纷:多而杂乱。

嫩蕊:指含苞待放的花。

评注

【其一】

明·李沂《唐诗援》:漫兴寻花,颠狂潦倒,大有别致奇趣,想见此老胸中天地。

明·锺惺、谭元春《唐诗归》:锺云:妙(首句下)。锺云:味此七字,方知「恼不彻」三字之妙,作诗文亦有此景(「无处告诉」句下)。

明·王嗣奭《杜臆》:第一首「花恼」,其二「怕春」,皆反语;而「行步欹危」亦根「颠狂」来,「颠狂」根「恼」与「怕」来。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走觅南邻爱酒伴」二句,冯云:「南邻」已出,洗题中「独」字。「独空床」三字,见其醉卧时多,顶出「爱酒」,妙绝。

清·杨伦《杜诗镜铨》:首二句绾下六章。止一酒伴,又寻不着,明所以独步寻花之故。蒋云:着一「恼」字,寻花痴景,不描自出(「江上被花」二句下)。

【其二】

宋·吴可《藏海诗话》:老杜诗云:「行步欹危实怕春。」「怕春」之语,乃是无合中有合。谓「春」字上不应用「怕」字,今却用之,故为奇耳。

明·锺惺、谭元春《唐诗归》:锺云:「裹」(按「畏」一作「里」)字下得奇(首句下)。锺云:「恼不彻」,莫作「恼」字看;「实怕春」,莫作「怕」字看,皆喜极无奈何之辞,各下二句,正是消遣发付此两字妙处。

明·王嗣奭《杜臆》:诗酒而曰「驱使」,白头人而曰「料理」,俱是奇语。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上二,言花满而「畏江滨」。非「畏江滨」,实以老而「怕春」也。春即从「花蕊」见出,语势曲甚。

清·杨伦《杜诗镜铨》:惨语不免逗出(「行步欹危」句下)。旋自镢张得妙(「诗酒尚堪」二句下)。

【其三】

明·王嗣奭《杜臆》:红花、白花,人所不屑道,而添上「多事」,便奇。

【其四】

明·王嗣奭《杜臆》:变烟花为「花满烟」,化腐为新。

【其五】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予在成都,偶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处?」答曰:「师塔也。」盖谓僧所葬之塔。于是乃悟杜诗「黄师塔前江水东」之句。

明·陆时雍《诗镜总记》:深情浅趣,深则情,浅则趣矣。杜子美云:「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余以为深浅俱佳,惟是天然者可爱。

明·陆时雍《唐诗镜》:老性风骚自别。

明·王嗣奭《杜臆》:「春光懒困倚微风」,似不可解,而于恼、怕之外,别有领略,妙甚。桃花无主,可爱者深红耶?浅红耶?任人自择而已。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吴论:此至黄师塔前而作。春时懒倦,故倚风少憩。师亡无主,则深、浅红花,亦任人自赏而已。朱注:叠用「爱」字,言爱深红乎?抑爱浅红乎?有令人应接不暇意。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两「爱」字有致。

清·杨伦《杜诗镜铨》:并传出春光之神,绮语令人欲死(「春光懒困」二句下)。

清·黄子云《野鸿诗的》:(七绝)龙标、供奉擅场一时,美则美矣,微嫌有窠臼……往往至第三句意欲取新,作一势唱起,末或顺流泻下,或回波倒卷。初诵时殊觉醒目,三遍後便同嚼蜡。浣花深悉此弊,一扫而新之;既不以句胜,并不以意胜,直以风韵动人,洋洋乎愈歌愈妙。如《寻花》也,有曰:「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又曰:「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方悟少陵七绝实从《三百篇》来,高驾王、李诸公多矣。

【其六】

宋·苏轼《东坡题跋》:此诗虽不甚佳,可以见子美清狂野逸之态,故仆喜书之。

明·王嗣奭《杜臆》:其六之妙,在「留连」、「自在」,春光骀荡,又觉恼人。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师塔、黄家、殁存里异,但看春光易度、同归零落耳。故复有花尽老催之感。此三章联络意也: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黄四娘」自是妓人,用「戏蝶」、「娇莺」恰合,四更胜三。

清·杨伦《杜诗镜铨》:骀荡称情。

清·宋宗元《唐诗笺注》:「时时舞」,故曰「留连」,「恰恰啼」,故曰「自在」。二语以莺蝶起兴,见黄四娘家花朵之宜人也。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黄四娘家花满蹊······」诗并不佳,而音节夷宕可爱。东坡「陌下花开蝴蝶飞」,即此派也。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此二诗在江畔行吟,不问花之有主、无主,逢花便看。黄师塔畔,评量深浅之红,黄四娘家,遍赏万千之朵。少陵诗雄视有唐,本不以绝句擅名,而绝句不事藻饰,有幅中独步之概。

【其七】

明·锺惺、谭元春《唐诗归》:锺惺:此二语即是恼花怕春意(「不是爱花」二句下)。锺云:此首又生转一意。

明·王嗣奭《杜臆》:有馀味,不至落寞。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远注:末章总结,乃惜花之词。……繁枝易落,过时者将谢;嫩蕊细开,方来者有待:亦寓悲老惜少之意。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向来无数恼花,得此起二语道破。

清·杨伦《杜诗镜铨》:明明供出,又不肯承认,妙(「不是爱花」二句下)。

【总评】

宋·何汶《竹庄诗话》:《禁脔》云:古诗有醇酽之气,《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云云。

明·王嗣奭《杜臆》:此亦《竹枝》变调,而「颠狂」二字,乃七首之纲。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远注:每首寻花,章法各能变化。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老杜七言绝句,在盛唐中独创一格,论者多所訾议,云非正派,当由其才力横绝,偶为短韵。不免有蟠屈之象,正如骐骥骅骝,一日千里,捕鼠则不如狸狌,不足为甫病也。然其间无意求工而别有风致,不特《花卿》、《龟年》数首久推绝唱;即此诸作,何尝不风调佳致乎?读者故当别具只眼,不为耳食。

清·杨伦《杜诗镜铨》:王阮亭曰:读《七绝》,此老是何等风致!刘须溪曰:每诵数过,可歌可舞,能使老人复少。

收录诗词(1414)

杜甫(唐)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相关古诗词

春夜喜雨

唐朝-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形式:

阁夜

唐朝-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形式:

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朝-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形式:

石壕吏

唐朝-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形式:

赠卫八处士

唐朝-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形式: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朝-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形式:

天末怀李白

唐朝-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形式:

旅夜书怀

唐朝-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形式:

客至

唐朝-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形式:

江村

唐朝-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