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月夜

长安城中秋月明,六街九陌无纤尘。

先入楼台喧戚里,次经池馆趁游人。

游人宛转无穷已,千门万户秋如水。

处处笙歌玉树傍,家家箫管澄湖里。

汉家天子幸平阳,金蛾宝炬列成行。

吹箫踏鼓留天女,斫玉烧金煮凤凰。

才子后庭竞度曲,念奴别馆伴诸郎。

铜龙轧轧乌啼早,金屋沉沉秋漏长。

秋漏渐深歌渐阑,感此如何不倚栏。

愿得长侍君王宠,愿得长随玉辇看。

又愿君心如月皎,那知妾貌比花老。

玉碗难收覆地流,东风不著断根草。

可怜今夜长信殿,含酸饮泣悲团扇。

未买相如学阿娇,难将赤凤比飞燕。

香销金鸭妾自烧,泪破红绡君不见。

十回看月九回颦,手把轻纨绕月行。

盘花蜀锦伤心色,子夜吴歌断肠声。

红闺紫塞三秋恨,碣石潇湘万里情。

年年先向离人满,岁岁还依愁处生。

年年岁岁秋自好,独怜娇黛无人扫。

未有容颜斗月华,自分弃掷同秋草。

桂魄有恨不长圆,嫦娥无药应先老。

愿得秋光守翠帏,愿随流景送君衣。

与君并蒂原并吐,与君双凤不双飞。

江南荡子无消息,龙城征成几时归。

胡风刁斗愁闻雁,闺月帘栊懒上机。

亦有当垆敛青娥,授色留宾态转多。

双燕有雏辞社去,孤鸳无偶奈秋何。

已见回文传锦字,更闻尺素托流波。

不道人间恨洛浦,定知天上隔银河。

愁来白帢连巾温,泣罢青衫挟瑟歌。

歌已阕,月西倾,一年看,一度新。

汉武秦皇消不得,却寻方士学仙人。

形式:
收录诗词(1694)

袁宏道(明)

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相关古诗词

满井游记

明朝-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形式:

感事

明朝-袁宏道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形式:

卢沟道中

明朝-袁宏道

驿路风尘苦,殊方伴侣稀。

马犹思并辔,鸟也厌孤飞。

树老春无态,云生山有衣。

红亭𢬵一醉,留着斗寒威。

形式:

良乡道中忆弟

明朝-袁宏道

同调古无有,相怜今亦稀。

如何万里去,又作两行飞。

孤塔冲人立,寒云并马归。

长安三月里,好得看轻肥。

形式:

宿涿川

明朝-袁宏道

旅馆侵霜气,疏题度月明。

侍儿偎大语,黠鼠背灯行。

别弟心常楚,离家梦不清。

相去未半载,马足几千程。

形式:

河间逢北去人寄书口号

明朝-袁宏道

为报东征使,行行路若干。

长途虽厌倦,弱体幸平安。

逆旅春无况,离亭梦亦寒。

愁心挥不断,日暮几千端。

形式:

夜行

明朝-袁宏道

野暗毛精土,天昏太史河。

阴林晴见火,山店夜闻锣。

独树疑人立,冲风似鬼过。

仆夫前慰我,官路已无多。

形式:

邮亭小餐

明朝-袁宏道

独上长亭憩,溶溶水泊堤。

庖人供薄饼,童子荐香梨。

朱鬣鱼三寸,白花酒半提。

黄昏人欲去,窗外马频嘶。

形式:

高唐道中

明朝-袁宏道

好似苏季子,辞燕又向齐。

乡心随日暮,望眼尽天低。

古道荒人影,寒沙重马蹄。

如何愧小鸟,休占一枝栖。

形式:

过滕赠令尹赵年兄乾所

明朝-袁宏道

乘月过滕子,踏沙度薛城。

山云封去马,野葛翳行旌。

官舍栽花遍,民家种柳成。

停车门父老,之子有能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