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除夕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诗写除夕夜旅居异地的乡思客愁。诗篇以对句发端,“今夕为何夕”关合“除夕”,“他乡说故乡”关合“客中”,出语含蓄,暗示客愁;第二联承上联而来,写客居生活的冷清和乡思的绵长。此联叙事中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有滞留他乡、思归无计的凄寂,也隐含着作者的乡思和回归故里的迫切心情;第三联则点出作者淹留他乡、岁暮不归的原因所在。全诗语言通脱质朴,诗中也没有新奇特别的意象,然却是平实处见真情,是一首以质胜而非以文名的感怀思乡之作。

翻译

今儿晚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故乡。

眼看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却岁岁增长。

战乱连年不断、无休无歇,关山阻隔,故乡归路渺茫。

饮一杯除夕避邪的椒叶酒,压不住思亲眼泪万千行。

注释

客中除夕:在外乡过大年除夕。客中,客居外乡之时。

“今夕为何夕”句:语出《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这里借用以抒写除夕怀念家人的愁思。

“他乡说故乡”句:从刘皂《旅次朔方》(一作贾岛《渡桑幹》)的“无端更渡桑幹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句化出。

戎(róng)马:指军事行动、战乱。

无休歇:未停止过。

“关山正渺茫”句:用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句意。

关山:关口和山岳,这里代指故乡。

渺茫:遥远,看不清楚。

椒叶酒:一作“柏叶酒”,用椒叶或柏叶浸过的酒,也叫“椒柏酒”。古代风俗,以椒叶或柏叶后凋耐久,因取其叶浸酒,农历正月初一共饮,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以祝长寿。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南朝梁·庾肩吾《岁尽》:“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唐·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本草纲目》:“柏叶可服食,元旦以之浸酒,辟邪。”

未敌:不能阻挡。指欲借酒消愁,但仍阻止不了热泪滚滚。

收录诗词(285)

袁凯(明)

袁凯简介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四卷。

相关古诗词

客中除夕

明朝-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形式:

野航为范子俊赋

明朝-袁凯

一舸夷犹野水边,渚禽沙鸟各纷然。

幽花满棹初维岸,春水连堤忽上天。

世上风波终未已,江南烟雨正堪眠。

他日匏尊留我饮,更凭孤鹤问坡仙。

形式:

采石春望

明朝-袁凯

夜泊青山渚,朝登采石矶。

蜀雪应消尽,吴船犹未归。

五湖花正落,三江莺乱飞。

同行王主事,此日亦沾衣。

形式:

泗上书怀

明朝-袁凯

为客山川远,封侯岁月迟。

后生方尔汝,吾辈复驱驰。

岂是逢迎倦,深知气力衰。

还将归老意,先报白鸥知。

形式:

泗州书怀

明朝-袁凯

白发三吴客,清秋泗水边。

官途随老马,归梦逐风鸢。

酒尽寻僧舍,书来问客船。

淮南与淮北,漂泊过年年。

形式:

思归兼简严八

明朝-袁凯

天高风正急,鸿雁傍人飞。

江外无来使,淮南尽捣衣。

悲歌聊当泣,远望亦同归。

为报严夫子,沧洲与愿违。

形式:

送李千户时将有海东之役

明朝-袁凯

中国人俱化,东夷贡未修。

圣君能大勇,沧海即浮沤。

貔虎当前队,鱼龙据上游。

人言汉飞将,今日定封侯。

形式:

京师归别墅

明朝-袁凯

政拙辞骢马,身闲问绿蓑。

此生人共弃,长日自行歌。

野圃啼莺满,春江斗鸭多。

黄家酒垆近,风雨亦来过。

形式:

宴王主簿宅

明朝-袁凯

故人王短簿,老未即归田。

宾客尊耆艾,园池有岁年。

好花留舞蝶,高柳宿啼鹃。

最爱西亭好,时时得醉眠。

形式:

怀王道士

明朝-袁凯

宣城王道士,爱着芰荷衣。

一自清江别,三年白雁飞。

酒徒随处有,沽客向来稀。

最忆青城夜,狂歌不肯归。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