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

形式:

诗词简介

《望江南·多少泪》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正面写悲,通过描写词人思国流泪的情形,表达词人对故国的追恋,抒发亡国之痛。全词描摹细致,语言直朴,有直入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题注:一名《梦江南》,一名《江南好》,一名《梦江口》,一名《望江梅》,一名《归塞北》,一名《谢秋娘》,一名《春去也》。《全唐诗》作《忆江南》。《花草粹编》中注云:「一名《梦游仙》、《梦江南》、《江南好》。」

沾袖:(泪水)沾湿衣袖。

「沾袖复横颐(yí)」句:谓泪水流在脸上擦断了,但又横挂在下巴上,形容眼泪纵横交流的状态。颐,下巴。

心事:心中所思念或期望的事。唐·刘皂《长门怨·其三》:「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

将:拿。

和泪说:一面流眼泪,一面述说。和,《花草粹编》、吴讷本《尊前集》中均作「如」;说,《全唐诗》、《花草粹编》中均作「滴」。

凤笙:相传秦穆公时,萧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爱慕他,穆公便将弄玉许配给他。后弄玉学吹箫,其声清脆悦耳,引动了凤,夫妇遂驾凤飞去。汉·应仲瑗《风俗通·声音·笙》:「《世本》:『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后因称笙为「凤笙」。唐·韩昌黎《淮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月明:月光明朗。唐·白香山《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痛苦。唐·白香山《长恨歌》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之句。

更:愈发。

评注

近·刘知秋《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此二首(另一首为「多少恨」)为李後主降宋后作。前首因梦昔时春游苑囿车马之盛况,醒而含恨。後首乃念旧宫殡妃之悲苦,因而作劝慰之语,故日「莫将」、「休向」,更揣其时必已肠断,故曰「更无疑」。後主已成亡国之「臣虏」,乃不暇自悲而慰人之悲,亦太痴矣。昔人谓後主亡国后之词,乃以血写成者,言其语语真切,出自肺腑也。

现·唐季特《唐宋词简释》:此首直揭哀音,凄厉已极。诚有类夫春夜空山,杜鹃啼血也。断脸横颐,想见泪流之多。后主在汴,尝谓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正可与此词印证。心事不必再说,撇去一层;凤笙不必再吹,又撇去一层。总以心中有无穷难言之隐,故有此沉愤决绝之语。「肠断」一句,承上说明心中悲哀,更见人间欢乐,于己无分,而苟延残喘,亦无多日,真伤心垂绝之音也。

收录诗词(74)

李煜(五代十国)

李煜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形式:

浪淘沙令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形式:

相见欢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形式:

相见欢

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形式:

一斛珠 · 晓妆初过

五代-李煜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形式:

渔父

五代-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形式:

渔父

五代-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形式:

浪淘沙令

五代-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形式:

捣练子

五代-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形式:

玉楼春

五代-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