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右丞晚年的作品,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平静闲适、悠闲可爱的生活。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家生活图景也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映,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全诗语言朴素,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体现出王右丞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翻译

夕阳的馀晖照着村庄,牛羊回到深深的小巷。

老人惦记远出的牧童,拄着拐杖在门口眺望。

开花的麦田野鸡鸣叫,稀疏的桑叶蚕儿休眠。

归来的农夫扛着锄头,相见时招呼絮语依依。

我多么向往隐居生活,不禁吟咏着《式微》诗章。

注释

渭川:一作「渭水」。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田家:农家。

墟落:村庄。

斜阳:一作「斜光」。

穷巷:深巷。

野老:村野老人。

牧童:一作「僮仆」。

倚杖:靠着拐杖。

荆扉:柴门。

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荷(hè):肩负的意思。

至:一作「立」。

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评注

《批点唐音》:晚色妙。

《唐诗镜》:景色依然。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右丞妙于田家,此是其得意作。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王世贞曰:田家本色,无一字淆杂,陶诗后少见。

《唐诗归》:钟云:厚风(「野老」句下)。

《唐诗评选》:通篇用「即此」二字括收。前八句皆情语,非景语,属词命篇,总与建安以上合辙。

《古唐诗合解》:《田家》诸作,储、王并推,写境真率中有静气。

《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瓣香陶柴桑。顾云:「田夫」二句恬澹。又云:「即此」二句冲古。

《网师园唐诗笺》:田家情事如绘(「野老」句下)。

《唐贤清雅集》:真实似靖节,风骨各别,以终带文士气。

收录诗词(393)

王维(唐)

王维简介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相关古诗词

辛夷坞

唐朝-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形式: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朝-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形式:

相思

唐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形式:

终南别业

唐朝-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形式:

赠裴十迪

唐朝-王维

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

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

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

请君理还策,敢告将农时。

形式:

汉江临泛

唐朝-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形式:

山中送别

唐朝-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形式: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朝-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形式:

鹿柴

唐朝-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形式:

酌酒与裴迪

唐朝-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