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光好,公子爱闲游,足风流。金鞍白马,雕弓宝剑,红缨锦襜出长楸。
花蔽膝,玉衔头。寻芳逐胜欢宴,丝竹不曾休。美人唱,揭调是《甘州》。醉红楼,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
《甘州遍·春光好》是晚唐五代词人毛文锡的作品,为歌功颂德之词。上阕二十六字,下阕三十七字,写公子游春寻芳,极尽宴赏歌颂之能事。
天渐渐转暖,人们都出游踏青,所有人都看着如此地潇洒。白马在草地上奔驰,卖宝剑的正大声吆喝,坊前都装饰了新的绸缎。
万种花卉这时正是最娇艳的时候,花儿长的都没过了膝盖,在街头,有许多人摆起了酒宴,美人在宴会上歌唱甘州的地区音调,周围的音乐此起披伏,喝酒的人都醉了。这样的景象看的是天下如此的太平。
红樱:红色的冠带。泛指冠帽精美。
锦襜(chān):绵织的围腰。襜,这里指衣眼前面所用的遮布之类。《尔雅·释器》“襜”字下郭璞注:“今蔽膝也。”颜师古《急就篇》:“蔽膝者,于衣裳上着之以蔽前也。”《诗经·小雅·采绿》:“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长楸:泛指游乐之地。“长楸”或作“长秋”,屈原《九章·涉江》:“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朱熹集注:“长楸,所谓故国之乔木,使人顾望徘徊,不忍去也。”后来,汉代以“长楸”命为宫名。《后汉书·皇后纪》:“永平三年春,有司奏立长秋宫。”又汉代长安有“长秋门”。故“长秋”泛指游览名胜地。曹植《名都篇》:“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花蔽膝:指游玩时花草掩膝,树花落于冠上如戴珠玉。衔:佩戴。
揭调:开腔。
《甘州》:唐教坊曲名。《唐书·礼乐志》:“天宝间乐曲,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甘州、伊州之类。”
尧年舜日:指太平盛世。《初学记·帝王部》:“尧年二十而登帝位,以火承木,都平阳。景星耀于天,甘露降于地,朱草生于郊,凤凰止于庭,厨中自生肉脯,其薄如翣形,摇鼓则生风,使食物寒而不臭。”又“瞽叟妻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氏,字都君,家本冀州。其母早死,瞽叟更娶,生象傲,而父顽母嚣,感欲杀舜。舜能和谐,大杖则避,小杖则受,年二十始以孝闻,尧以二女娥皇女英妻之。耕于历山之阳,耕者让畔;渔于雷泽,渔者让渊;陶于河滨,陶者器不窳;尧于是乃命舜为司徒太尉,试以五典,举八凯八元,四恶除而天下咸服。遂纳于大麓,烈风雪雨弗迷,尧乃命舜代己摄政。”
乐圣:享乐于圣朝而永无忧患。
元代汤显祖评:“丽藻沿于六朝,然一种霸气,已开宋元间九种三调门户。”确实是为巴蜀小王朝歌功颂德之词。
毛文锡,,字平珪,唐末五代时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
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深相忆,莫相忆,相忆情难极。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
金盘珠露滴,两岸榆花白。风摇玉佩清,今夕为何夕?
昨夜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锁春光,金尊满,听弦管,娇妓舞衫香暖。
不觉到斜晖,马驮归。
红粉楼前月照,碧纱窗外莺啼。梦断辽阳音信,那堪独守空闺。
恨对百花时节,王孙绿草萋萋。
桃花流水漾纵横,春昼彩霞明。刘郎去,阮郎行,惆怅恨难平。
愁坐对云屏,算归程。何时携手洞边迎,诉衷情。
鸳鸯交颈绣衣轻,碧沼藕花馨。偎藻荇,映兰汀,和雨浴浮萍。
思妇对心惊,想边庭。何时解佩掩云屏,诉衷情。
豆蔻花繁烟艳深,丁香软结同心。翠鬟女,相与,共淘金。
红蕉叶里猩猩语,鸳鸯浦。镜中鸾舞,丝雨,隔荔枝阴。
绿树春深,燕语莺啼声断续,惠风飘荡入芳丛,惹残红。
柳丝无力袅烟空,金盏不辞须满酌,海棠花下思朦胧,醉春风。
新春燕子还来至,一双飞。垒巢泥湿时时坠,涴人衣。
后园里看百花发,香风拂,绣户金扉。月照纱窗,恨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