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岁暮到家》一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神情话语,如见如闻,游子归家,为母的定然高兴,“爱子心无尽”,首句虽然直白,却意蕴深重。“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体现母亲对自己的十分关切、爱护。“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最后二句“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是写作者自己心态的。这里写出了自己出外谋生,没有成就,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不敢直率诉说在外风尘之苦,而是婉转回答母亲的问话,以免老人家听了难受。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爱子之心是没有穷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
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看见儿子瘦了母亲心疼,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
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会忍心诉说漂泊在外所受的风尘。
及辰:及时,正赶上时候。这里指过年之前能够返家。
寒衣针线密:唐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低徊:迟疑徘徊,扪心自问。
愧人子:有愧于自己作儿子的未能尽到孝养父母的责任,反而惹得父母为自己操心。
风尘:这里指的是旅途的劳累苦辛。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亦写慈母之爱抚,春晖之无尽者,可参观而三复之焉。
蒋士铨,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镫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二百里江光,群山绕建康。
滔滔随眼白,荡荡接天黄。
战骨多沉海,芦花又戴霜。
六朝先后灭,何处说兴亡!
空青县万仞,雪浪啮孤根。
元气留江影,天光缩涨痕。
鱼龙阴拜舞,岩壑怒崩奔。
向晚千帆没,苍茫海气昏。
湿翠四围滴,空明百转清。
山悬江出峡,县仄岭穿城。
晓色千家静,樵风一棹轻。
高楼未能上,回首树烟平。
与子三年别,归来哭寝门。
遗孤不解痛,老母独招魂。
压众才无敌,成仙位自尊。
墓碑书选士,穷死亦君恩。
九岁负才名,诗成牧伯惊。
天教将门子,来作鲁诸生。
我亦今词客,归栖古灌城。
十年兄弟友,如此对铭旌。
屋偏藏老树,衣湿散归云。
水气乘闲出,山身向晚分。
年丰农事足,客到犬声闻。
便借茅堂宿,无因识隐君。
镫暗鸡传唱,凉生月入扉。
破空人语细,行远寺钟微。
地僻消尘虑,心清集道机。
明朝出山去,幽思定多违。
近况真难语塞鸿,江湖卧病亦匆匆。
杯空寒色一镫里,梦在雨声双橹中。
壮志平居多感激,同官健者定从戎。
不知马上谁提笔,亲纪将军杀贼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