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岭吊史阁部

号令难安四镇强,甘同马革自沉湘。

生无君相兴南国,死有衣冠葬北邙。

碧血自封心更赤,梅花人拜土俱香。

九原若逢左忠毅,相向留都哭战场。

形式:

诗词简介

《梅花岭吊史阁部》是清代文学家蒋士铨的诗作。这首凭吊先朝忠烈的诗,寄托了他对史忠正公的景仰、惋惜、悼念之深情。诗从史忠正公受命于危难之中写起,说江北四镇拥兵自重,互相不和,争夺地盘,他以兵部尚书总制四镇兵马出守扬州,以防清兵南下。颔联用对比的方法表示诗人对史忠正公之死的强烈愤慨。尾联用他生前的一个故事,表示诗人深情的哀悼和悲愤。全诗给读者留下了不尽的深意,耐人反思。诗的用典、对仗都极巧妙、工整,在沉雄苍劲中,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翻译

尽管你甘愿像马援和屈原一样捐躯为国,奈何四镇拥兵自重不听号令。

活着没有遇到贤德的君王与辅臣复兴大明,死后也只有一个衣冠冢葬在这光秃秃的梅花岭上。

你杀身成仁像苌弘死后鲜血化作碧玉一样,连这梅花岭的土也因为人们的膜拜彷彿染上了馨香。

九原之下如果碰上了你的老师左忠毅公,怕是要面向着南京哀叹留都做了战场吧。

注释

梅花岭:扬州府甘泉县广储门外的一个丘岗。明代万历年,扬州太守吴秀疏浚河道,积土成丘,丘上植梅,故名。

史阁部:卽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开封府祥符县人(今开封市双龙巷)。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南明弘光朝时为兵部尚书。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阁部」是对六部首脑的尊称。

四镇:指南明政权将江北分为淮海、徐泗、凤寿、滁和四镇。

马革:卽马革裹尸,比喻战死沙场。

沉湘:指屈原投汨罗江而死的事。

君相(xiàng):指南明王朝的福王朱由崧和大臣马士英、阮大铖等,苟安昏聩,沉溺声色,以致南明倾覆。

衣冠:指史可法的衣帽。

北邙(máng):在河南洛阳市东北,汉代为王侯公卿死后的墓地,后来泛指坟地。

碧血:指忠臣志士为正义目标所流的血。典出《庄子·外物》篇:「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自封:自己凝结。

梅花:指梅花岭。

九原:墓地。晋国卿大夫墓地在九原(今山西省新绛县北),故后世称墓地为九原。

左忠毅:卽左光斗,字共(gǒng)之,一作遗直、拱之,号浮丘,又号苍屿。先世为安徽省安庆府桐城县东乡(今安徽省枞阳县横埠镇)人。明末东林党重要成员,累官至左佥都御史,「万历六君子」之一。南明王朝的福王时,追谥号「忠毅」。

留都:卽南京。明初建都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故称南京为留都。

收录诗词(259)

蒋士铨(清)

蒋士铨简介

蒋士铨,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相关古诗词

岁暮到家

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形式:

湖上晚归

清代-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镫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形式:

江泛

清代-蒋士铨

二百里江光,群山绕建康。

滔滔随眼白,荡荡接天黄。

战骨多沉海,芦花又戴霜。

六朝先后灭,何处说兴亡!

形式:

金山

清代-蒋士铨

空青县万仞,雪浪啮孤根。

元气留江影,天光缩涨痕。

鱼龙阴拜舞,岩壑怒崩奔。

向晚千帆没,苍茫海气昏。

形式:

晓过峡江县

清代-蒋士铨

湿翠四围滴,空明百转清。

山悬江出峡,县仄岭穿城。

晓色千家静,樵风一棹轻。

高楼未能上,回首树烟平。

形式:

哭杨子载

清代-蒋士铨

与子三年别,归来哭寝门。

遗孤不解痛,老母独招魂。

压众才无敌,成仙位自尊。

墓碑书选士,穷死亦君恩。

形式:

哭杨子载

清代-蒋士铨

九岁负才名,诗成牧伯惊。

天教将门子,来作鲁诸生。

我亦今词客,归栖古灌城。

十年兄弟友,如此对铭旌。

形式:

九月十四夕梦中作

清代-蒋士铨

屋偏藏老树,衣湿散归云。

水气乘闲出,山身向晚分。

年丰农事足,客到犬声闻。

便借茅堂宿,无因识隐君。

形式:

九月十四夕梦中作

清代-蒋士铨

镫暗鸡传唱,凉生月入扉。

破空人语细,行远寺钟微。

地僻消尘虑,心清集道机。

明朝出山去,幽思定多违。

形式:

偶忆

清代-蒋士铨

近况真难语塞鸿,江湖卧病亦匆匆。

杯空寒色一镫里,梦在雨声双橹中。

壮志平居多感激,同官健者定从戎。

不知马上谁提笔,亲纪将军杀贼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