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

收录诗词(145)

翁卷(宋)

翁卷简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乡村四月,以选入小学四下课本。

相关古诗词

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形式:

送陈郎中柄

宋代-翁卷

频年经虎害,人望使君来。

地重分旄节,州清管钓台。

凉天星象动,吉日印符开。

帝擢平津策,曾知有用才。

形式:

寄赵灵秀

宋代-翁卷

千山落叶深,高树不藏禽。

游子在何处,故人劳此心。

闲灯妨远梦,寒雨乱愁吟。

僧奭曾相约,花时共一寻。

形式:

送人

宋代-翁卷

旧贡包茅地,中存古意长。

去程逢岳雪,上事带春阳。

雾结朱砂气,波流白芷香。

大夫祠寂寞,烦与奠椒浆。

形式:

悼雪庵

宋代-翁卷

悟了无生妙,归空若故乡。

竹房三尺像,石榻一炉香。

坏衲犹悬树,新松忽过墙。

僧中留不得,几日为凄凉。

形式:

寄沈洞主

宋代-翁卷

想当清夜醮,带月叩仙钟。

指上雷霆诀,庵前虎豹踪。

药收阳地草,薪采故枝松。

拟即寻师去,茅峰叠几重。

形式:

晚秋送徐玑赴龙溪丞因过泉南旧里

宋代-翁卷

卷中风雅句,名匠亦难如。

远邑亲微禄,他乡过旧庐。

程途多见菊,行李半担书。

未信文明代,无人荐子虚。

形式:

即事言怀

宋代-翁卷

赋得拙疏性,合令纵迹赊。

相亲惟野客,所论是诗家。

听雨眠僧屋,看云立钓槎。

秋来有新句,多半为黄花。

形式:

寄远人

宋代-翁卷

秋气日凄清,秋衣纫未成。

在家犹不乐,行路若为情。

几处好山色,暮天群雁声。

分明相忆梦,夜夜出江城。

形式:

太平山读书奉寄城间诸友

宋代-翁卷

寥寥钟磬音,永日在空林。

多见僧家事,深便静者心。

虚亭云片泊,侧径石根侵。

此去城间远,君应懒出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