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二三月,百卉艳天地。
轻云荡风光,野马走山气。
灰心忽飞扬,联翩逐游骑。
游意莽阔寥,肯为寻芳腻。
登峰须第一,腰脚久未试。
水尽乃得山,岚回适藏寺。
客有霞外赏,啸落松间吹。
长江献浮练,群峰合晴翠。
当年猬须人,凭陵极雄恣。
世不生英雄,此亦可人意。
歌舞为尘埃,风景苦无异。
吊古兼伤春,我心悄然悴。
日暮归去来,精灵脱相魅。
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