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形式:

诗词简介

张志和是中唐诗人,安史之乱后隐居山林,经常泛舟垂钓,不再理会政事。这首《渔父》就是写他隐逸生活的代表作。

翻译

八九月芦花满天飞,南溪老人垂钓回来。

秋天的山从隐约映入眼帘,野艇靠着栏杆隐约可见。

拿着鱼竿寻找着小路,对着斜阳梳着白发。

反而是商山四皓多管闲事,为皇太子定夺是非正误。

注释

谿( xī ):同“溪”。重(zhòng)钓:深水中钓鱼。

槛:轩廊临水的栏干。依依,隐约貌。

鹤发:鹤的羽毛白色,喻老人白发。斜晖(huī):同“斜辉”,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翻:反而。四皓: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传说汉高祖敦聘不至,吕氏用张良策,令太子卑词安车,捐此四人与游,因而使高祖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清除了改立太子的意图。

储皇:即储君皇太子。《晋书·成都王颖传》:“皇太子,国之储君。”

收录诗词(8)

张志和(唐)

张志和简介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

相关古诗词

渔歌子 · 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朝-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形式:

太寥歌

唐朝-张志和

化元灵哉,碧虚清哉。红霞明哉,冥哉茫哉,惟化之工无彊哉。

形式:

空洞歌

唐朝-张志和

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造化之端。廓然悫然,其形团圞。

反尔之视,绝尔之思,可以观。

形式:

渔父

唐朝-张志和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形式:

渔父歌

唐朝-张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形式:

渔父

唐朝-张志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形式:

渔父

唐朝-张志和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形式:

渔父

唐朝-张志和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