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寄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形式: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今属河南)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中以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出诗人感伤、哀愁、凄凉的心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之情。

翻译

宜阳城下春草茂盛,涧水东流右转向西。秀美树木无人欣赏,奇异花草独自凋零。山路蜿蜒春光烂漫,然而行人稀少。只有一路鸟鸣相伴,让我倍感孤寂。

注释

宜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福昌县附近,在唐代是个重要的游览去处。

萋萋:草繁茂的样子。

芳树:泛指佳木、花木。三国魏·阮籍《咏怀·其十三》:“芳树垂绿叶,清云自逶迤。”

评注

明代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情致俱幽。

明代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自”与“空”字,益见凄景。

明代陈继儒《唐诗三集合编》:四句说尽荒凉,却不露乱离事,妙。

明末邢昉《唐风定》:亦自花落鸟啼常境,直是风气遒美。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五绝中如王右丞之《鸟鸣涧》诗、《辛夷坞》诗,言月下鸟鸣,涧边花落,皆不涉人事,传神弦外。七绝中此诗亦然。首二句言城下之萋萋草满,城外之流水东西,皆天然之致。后二句言路转春山,屐齿不到,一任鸟啼花落,送尽春光。诗题标以春行寄兴,殆万物静观皆自得也。若元微之见桃花自落,感连昌之故宫;刘长卿因啼鸟空闻,叹六朝之如梦。同是花落乌啼,寓多少兴亡之感。此作不落形气之中,忘怀欣戚矣。

收录诗词(32)

李华(唐)

李华简介

唐赵州赞皇人,字遐叔。少旷达。擢进士宏辞科。玄宗天宝间官监察御史,累转侍御史,礼、吏二部员外郎。后去官隐山阳,晚事浮图法。善属文,与萧颖士友善,然时谓不及颖士,文辞绵丽,少宏杰气。爱奖士类,名随以重。有《李遐叔文集》。

相关古诗词

奉使朔方赠郭都护

唐朝-李华

绝塞临光禄,孤营佐贰师。

铁衣山月冷,金鼓朔风悲。

都护徵兵日,将军破虏时。

扬鞭玉关道,回首望旌旗。

形式:

晚日湖上寄所思

唐朝-李华

与君为近别,不啻远相思。

落日平湖上,看山对此时。

形式:

寄从弟

唐朝-李华

眼病身亦病,浮生已半空。

迢迢千里月,应与惠连同。

形式:

奉寄彭城公

唐朝-李华

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

应怜抱关者,贫病老夷门。

形式:

春行寄兴

唐朝-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形式:

尚书都堂瓦松

唐朝-李华

华省秘仙踪,高堂露瓦松。

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

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

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

接栋临双阙,连甍近九重。

宁知深涧底,霜雪岁兼封。

形式:

杂诗六首

唐朝-李华

黄钟叩元音,律吕更循环。

邪气悖正声,郑卫生其间。

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

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绵蛮。

王吉归乡里,甘心长闭关。

形式:

杂诗六首

唐朝-李华

玄黄与丹青,五气之正色。

圣人端其源,上下皆有则。

齐侯好紫衣,魏帝妇人饰。

女奴厌金翠,倾海未满臆。

何忍严子陵,羊裘死荆棘。

形式:

杂诗六首

唐朝-李华

甘酸不私人,元和运五行。

生人受其用,味正心亦平。

爪牙相践伤,日与性命争。

圣人不能绝,钻燧与炮烹。

嗜欲乘此炽,百金资一倾。

正销神耗衰,邪胜体充盈。

颜子有馀乐,瓢中寒水清。

形式:

杂诗六首

唐朝-李华

阴魄沦宇宙,太阳假其明。

臣道不敢专,由此见亏盈。

未闻东菑稼,一气嘉谷成。

上天降寒暑,地利乃可生。

葛藟附柔木,繁阴蔽曾原。

风霜摧枝干,不复庇本根。

女萝依松柏,然后得长存。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