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地纪胜》:(渠州)冲相寺距州城四十里,乃定光佛道场。此诗故老相传是唐崔涂僖宗时避乱至蜀所题。今墨迹无存。唯定光岩间有题云:「前进士崔涂由此闲眺,翌日北归。」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水流是水无情,花谢是花无情。何谓无情?明见客不得归,而尽送春不少住,是以曰无情也。何人胸中无春怨,如此却是怨得太无赖矣。三,是家,却不是家,却是梦;却又不是梦,却是床上客。四,是月,却不是月,却是鹃;却又不是鹃,却是一夜泪。自来写旅怀,更无有苦于此者矣(首四句下)!五、六,一「动」字,一「惟」字,直是路绝心穷,电无法处。七、八,却于更无法处之中,忽然易穷则变,变出如此十四字来,真令人一时读之,忽地通身跳脱也(末四句下)。
《唐诗摘钞》:「水流花谢」,过楚城而去,人却羁系于此,寸步不能动移,然则有情之人何堪对此无情之物乎!妙在突然埋怨花水,而其所以怨之之故,则又轻轻只接第二句,不细读不知其意,此旅怀之最警策者也。三四倒在后,有作法。连「蝴蝶梦」三熟字,却带好了五六参差对:以「春」对「年」、「镜」对「书」。「满镜」有意,俗本作「两鬓」,索然矣。
《唐三体诗评》:旅怀即恶,不意忽生对镜惊叹,于情事最生动也。
《唐七律选》:此亦脍炙人口之句,但终近俗调,奈何(「蝴蝶梦中」二句下)!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此诗之妙处在一起一结。
《唐体肤诠》:情生景,景生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萦纡缥缈,使读者神为之移。刘、卢衣钵,此时尚在。
《西圃诗说》:唐人句如「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人争传之。然一览便尽,初看整秀,熟视无神气,以其字露也。
《近体秋阳》:「移」字绝奇,然诠「华发」却有至理。题虽《春夕》,而诗成于旅次,至此突起责其不归,开寤归法。口头语也,披千古理障,呼世人魇寐(「自是不归」句下)。
《一瓢诗话》:崔礼山「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与「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同一妙理。
《唐诗笺注》:此春夕留滞楚中,感而有作也。
《网师园唐诗笺》:秀语丽词,妙能传出旅情。
《唐七律隽》:此联(按指「蝴蝶梦中」一联)如在人意中,而未有人说出,非是俗调,觉熟溜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