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兆升平,忠良自间生。
二年移四镇,一夜破重城。
白刃来临敌,青油引出京。
指途谙老马,望海哂长鲸。
国用鞭头算,军机帐下萌。
王师初戮力,贼将首推诚。
鼎鼐传家世,藩隅易弟兄。
风云将气合,才命与时并。
咳唾收齐土,疮痍肓蔡氓。
指撝从上策,谈笑赖高情。
发号方回踵,归农务散兵。
紫微才近侍,彤矢又专征。
曲直须绳准,幽深藉镜明。
晓江流汗漫,秋华耸峥嵘。
士勇思陈力,儿啼畏道名。
文王开卦兆,武帝下星精。
远寄恩弥厚,深欺敌不勍。
俭风敦制度,和气茂逢迎。
画障朱轩设,蛮刀粉壁横。
木鱼连钥动,金兽齿环狞。
舞席宫鬃出,宾盘海馔盈。
绣蹄红球卧,花领紫绦萦。
鹓鹭初移府,熊罴夜烈营。
济河无反顾,当阵必前行。
野迥朱旗卜,霜干翠幕轻。
角吹寒日色,枪揭暑雷声。
宁越身犹贱,冯暖胆未呈。
贵门心强迹,贤路力何争。
閟手从抛剑,愁肠却赖觥。
宁依刘表死,不接贾充荣。
阻辙羞偏毂,蟠泥渴一泓。
应怜望尘眼,歧路拜双旌。
张祜(hù):字承吉,行三,生卒年不确。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遂至淮南。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后归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布衣终身。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 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自云「颠狂遍九州」,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作「皮日休云」,误。)故一生蹭蹬。卒于唐宣宗 大中年间,年约六十馀。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 蜀刻《张承吉文集》十卷,最称完备。《全唐诗》存诗二卷,遗漏甚多。《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一百五十五首,断句八,题一则。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