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形式:

诗词简介

《山园小梅二首》是宋代诗人林逋的组诗作品。这是两首咏物诗,其中第一首历来极为读者称道赞赏。此诗开头先写梅花的品质不同凡花。颔联二句历来被读者誉为咏梅的绝唱。在这一联诗中,从姿态和香气上完美地表现出梅花的淡雅和娴静。颈联从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侧面加强前一联描绘出来的梅花的美。最后说可以亲近梅花的,幸喜还有低吟诗句那样的清雅,而不须要酒宴歌舞这样的豪华。作者在这里赋予梅花以人的品格,作者与梅花的关系达到了精神上的无间契合。全诗着意写意传神,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极富神韵。

翻译

百花落尽后只有梅花绽放得那么美丽、明艳,成为小园中最美丽的风景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黄昏中浮动飘散。冬天的鸟要停落在梅枝上先偷偷观看,夏日的蝴蝶如果知道这梅花的美丽应该惭愧得死去。幸好可以吟诗与梅花亲近,既不需要拍檀板歌唱,也不用金樽饮酒助兴。

注释

暄(xuān)妍:景物明媚鲜丽,这里是形容梅花。

疏影横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疏影,指梅枝的形态。

暗香浮动: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

黄昏:指月色朦胧,与上句“清浅”相对应,有双关义。

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鸟。根据林逋“梅妻鹤子”的趣称,理解为“白鹤”更佳。

偷眼:偷偷地窥看。

合:应该。断魂:形容神往,犹指销魂。

狎(xiá):玩赏,亲近。

檀(tán)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歌唱或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这里泛指乐器。

金樽(zūn):豪华的酒杯,此处指饮酒。

评注

宋·欧阳修《归田录》: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评诗者谓:“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

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人称其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曲尽梅之体态。

宋·陈辅《陈辅之诗话》:林和靖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近似野蔷薇也。

宋·蔡启《蔡宽夫诗话》:林和靖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诚为警绝;然其下联乃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则与上联气格全不相类,若出两人。乃知诗全篇佳者诚难得。

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欧阳文忠公最爱林和靖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谷以为不若“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余以为其所爱者便是优劣耶。

宋·许顗《彦周诗话》:林和靖梅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大为欧阳文忠公称赏。大凡《和靖集》中,梅诗最好,梅花诗中此两句尤奇丽。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林和靖赋梅花诗,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语,脍炙天下殆二百年。

宋·黄彻《巩溪诗话》:西湖“横斜”、“浮动”之句,屡为前辈击节,尝恨未见其全篇。及得其集,观之……其卓绝不可及专在十四字耳。

宋·吴沆《环溪诗话》:咏物诗,本非初学可及,而莫难于梅、竹、雪。咏梅,无如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蔡正孙《诗林广记》:王晋卿云:“和靖疏影、暗香之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东坡云:“可则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当耳。”又云:“诗人有写物之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他木不可以当此。林逋此诗,决非桃李诗也。”

元·韦居安《梅涧诗话》:梅格高韵胜,诗人见之吟咏多矣。自和靖“香”“影”一联为古今绝唱,诗家多推崇之。

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疏影”、“暗香”之联,初以欧阳文忠极赏之,天下无异辞。王晋卿尝谓此两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苏东坡云:“可则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当耳。”予谓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繁秾之花,又与“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涉?且“横斜”、“浮动”四字,牢不可移。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宋诗如林和靖《梅花》诗,一时传诵。“暗香”“疏影”,景态虽佳,已落异境,是许浑至语,非开元、大历人语。至“霜禽”“粉蝶”,直五尺童耳。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惟林君复“暗香”、“疏影”之句为绝唱,亦未见过之者,恨不使唐人专咏之耳。

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君复改二字为“疏影”“暗香”以咏梅,遂成千古绝调。

明·吴乔《围炉诗话》: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一联善矣,而起句“众芳摇落独鲜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太杀凡近,后四句亦无高致。

清·冯舒《瀛奎律髓汇评》:“暄妍”二字不稳,次联真精妙。

清·冯班:首句非梅,次联绝妙。(同上)

清·纪昀:冯云首句非梅,不知次句“占尽风情”四字亦不似梅。三、四及前一联皆名句,然全篇俱不称,前人已言之。五、六浅近,结亦滑调。(同上)

近·陈衍《宋诗精华录》:山谷谓“疏影”二句,不如“雪后”一联,亦不尽然。“雪后”联写未开之梅,从“前村风雪里,昨夜一枝开”来;“疏影”联稍盛开矣。其胜于“竹影”“桂香”句,自不待言。

日·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疏影”、“暗香”一联,北宋文坛巨子欧阳修曾经大加激赏,但全首的格局趣味,仍然偏于纤细而过于柔软。或者可以看作西昆体感情的另一表现。

日·前野道彬、石川忠久《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此诗独特之处是,意在咏梅而全诗无一梅字,却无处不见梅。其精彩处在颔联······首联与颈联诗味也很浓,尤其韵调优美,表现出作者不染尘俗、孤高幽逸、终生隐居的思想情趣。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林逋简介

林逋,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北宋著名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相关古诗词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代-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形式: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代-林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恰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箸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和松色劝三巡。

形式:

长相思 · 吴山青

宋代-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形式:

湖楼晚

宋代-林逋

湖水混空碧,凭阑凝睇劳。

夕寒山翠重,秋净鸟行高。

远意极千里,浮生轻一毫。

丛林数未遍,杳霭隔渔舠。

形式:

秋日西湖闲泛

宋代-林逋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

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形式:

上湖闲泛舣舟石函因过下湖小墅

宋代-林逋

平皋望不极,云树远依依。

及向扁舟泊,还寻下濑归。

青山连石埭,春水入柴扉。

多谢提壶鸟,留人到落晖。

形式:

西湖舟中值雪

宋代-林逋

浩荡弥空阔,霏霏接水濆。

舟移忽自却,山近未全分。

冻轸间清泛,温炉接薄薰。

悠然咏招隐,何许叹离群。

形式:

西村晚泊

宋代-林逋

弭棹危桥外,霜村乍夕阴。

田园向野水,樵采语空林。

白鸟归飞远,青山重复深。

那堪迟新月,谁复赏微吟。

形式:

湖村晚兴

宋代-林逋

沧洲白鸟飞,山影落晴晖。

映竹犬初吠,弄船人合归。

水波随月动,林翠带烟微。

寺近疏钟起,萧然还掩扉。

形式:

宋代-林逋

猿鸟分清绝,林萝拥翠微。

步穿僧径出,肩搭道衣归。

水墅香菰熟,烟崖早笋肥。

功名无一点,何要更忘机。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