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二首(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形式:

诗词简介

《曲江二首》写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此时安史之乱还在继续。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曲江的盛衰与大唐同在。诗人在诗中把曲江与大唐融为一体,以曲江的盛衰比大唐的盛衰,将全部的哀思寄予曲江这一实物,从一个侧面更形象的写出了世事的变迁。

翻译

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

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也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

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

仔细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那就是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

注释

曲江:河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

减却春:减掉春色。

万点:形容落花之多。

且:暂且。

经眼:一作“惊眼”,从眼前经过。。

伤:伤感、忧伤。

小堂:一作“小棠”。

巢翡翠:翡翠鸟筑巢。

苑:指曲江胜境之一芙蓉苑。

苑边:一作“花边”。

冢:坟墓。

推:推究。

物理:事物的道理。

浮名:一作“浮事”,虚名。

评注

《潜溪诗眼》:或问余:“东坡有言:‘诗至于杜子美,天下之能事毕矣。’老杜之前人,人固未有知老杜,后世安知无过老杜者?”余曰:如“一片花飞减却春”,若咏落花,则语意皆尽,所以古人既未到,次知后人更无好语。……至其他吟咏人情,模写景物,皆如是也。

《诚斋诗话》:初学诗者,须学古人好语,或两字,或三字……春风春雨,江北江南,诗家常用。杜云;“且看欲尽花经眼”……此以四字合三字,入口便成诗句,不至生硬。

《瀛奎律髓》:第一句、第二句绝妙。“一片花飞”且不可,况于“万点”乎?“小堂巢翡翠”,足见已更离乱;“高冢卧麒麟”,悲死者也。但诗三用“花”字,在老杜则可,在他人则不可。

《唐诗品汇》:刘云:小纵绳墨,最是倾倒,律诗不其缚律者(“且看欲尽”二句下)。警策之至,可以动悟,不特丽句而已(“江上小堂”二句下)。

《唐诗归》:钟云:妙语(首句下)。入钟云:看他用虚字之妙(“且着欲尽”二句下)。谭云:结语肤甚(末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郭正域曰:清空,一气如话,结语似宋人。周珽曰:冷心旷眼,非境定者不能道出。

《杜臆》:“且看欲尽花”、“莫厌伤多酒”,五字为句,而下缀以“经眼”、“入唇”二字,此句法之奇;“永夜角声”一联亦然,乃老杜创格。

《而庵说唐诗》:“一片花飞减却春”,妙绝语,然有所本:古诗有“飞此一片花,减却青春色”之句。此不是公旷达,是极伤怀处。大率看公诗,另要一副心肝、一双眼睛待他才是(“细推物理”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落句开宋。查慎行:三句连用三“花”字,一句深一句,律诗至此,神化不测,千古那有第二人?纪昀:西子捧心,不得谓之非病。“老杜则可”之说,犹是压于盛名。又云:一结竟是后来邵尧夫体。

《西河诗话》:唐人七字诗,每句必四字一住,此不易之法。……唐人造七字律,并同此法。……即虚字转合,如王维“才是寝园”、“非关御苑”,句纽连属。如杜甫“且看欲尽”、“莫厌伤多”,虽直下不断,而仍亦可断。

《载酒园诗话又编》:(老杜)惟七言律,则失官流徙之后,日益精工,反不似拾遗时曲江诸作有老人衰飒之气。

《围炉诗话》:律体有二体,如沈佺期《古意》……八句如钩锁连环,不用起承转合一定之法者也。子美《曲江》诗亦然。其云“一片花飞减却春”,言花初落也……“高冢卧麒麟”,言富贵终有尽头时。落花起兴至此意已完。“细推物理须行乐”,因落花而知万物有必尽之理。“细推”者,自一片、万点、落尽、饮酒、冢墓,皆在其中,以引末句失官不足介怀之意。此体子美最多。

《读杜心解》:此章言物理推迁,且须遣之于酒。五、六,整炼,极振得起,要即是“经眼”、“愁人”之意。“推物理”、“花飞”、“巢”、“卧”,俱该。

《杜诗镜铨》:蒋云:只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反复层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饮绝(“一片花飞”四句下)。

《历代诗法》:起得好。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起,倩逸,最作姿致。三、四,趣在每句末二字。五、六接。结,虽腐实趣,且亦有婉韵。

《唐宋诗举要》:吴曰:起用跌笔出奇,“且看”句再兜转一句。吴曰:衬笔更发奇想惊人,盛衰兴亡之感,故应尔尔(“江上小堂”二句下)。

收录诗词(1414)

杜甫(唐)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相关古诗词

春夜喜雨

唐朝-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形式:

阁夜

唐朝-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形式:

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朝-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形式:

石壕吏

唐朝-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形式:

赠卫八处士

唐朝-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形式: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朝-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形式:

天末怀李白

唐朝-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形式:

旅夜书怀

唐朝-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形式:

客至

唐朝-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形式:

江村

唐朝-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