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梦

万顷波涛木叶飞,笙箫宫殿号灵芝。

挥毫不似人间世,长乐钟声梦觉时。

形式:

诗词简介

关于这首诗,惠洪《冷斋夜话》说:“王平甫(平甫,诗人之字)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院,梦有邀之至海上。见海水中宫殿甚盛,其中作乐、笙箫鼓吹之妓甚众,题其名曰:‘灵芝宫’。邀之者欲俱往,有人在宫侧,隔水谓曰:‘时未至,且令去,他日当迎之。’至此,恍惚梦觉,时禁中已鸣钟。平甫颇自负不凡,为诗记之。”说的便是此诗的写作经过。

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平素喜好神仙,因而梦中方能经历如此海上仙境。好仙而入仙境,这使诗人“颇自负不凡”,而出之以诗章了。

这首小诗的前三句便记梦中之境。顷,百亩。万顷,形容海上波涛浩淼。诗人直宿崇文院中。深夜,沉沉入梦。恍恍惚惚,觉有人邀其到海上,便飘飘然随其人凌万顷波涛而去。途中,海风呼啸,挟带起两岸木叶,纷纷朝人脸上飞来。顷刻之间,已来到了金光灿烂、宏伟华丽的水宫跟前。诗人立定,但见眼前楼阁鳞次栉比,里面又隐隐传出笙箫鼓吹之声。于是诗人凝眸细察,发现了宫殿的绣金横匾上,大书着“灵芝宫”三个字。诗人是文人雅士,每见书画诗文,必玩赏再三,所以他兴味盎然地走近前去,抬头细细观赏,见那“灵芝宫”三字,不知哪位名家挥毫写就,笔走龙蛇,神采飞动,不似人间手笔。

末句转笔写梦醒。长乐,汉宫名,此处代指宋宫。正在诗人驻足观赏、流连忘返时,突然听得一阵钟声,于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发现自己原不曾离开崇文院一步。定神看那窗外,晨曦微明,才醒悟过来,方才是长乐宫晨钟将他从仙乡唤回。

思想梦境,离奇瑰丽,诗人怕稍纵即逝,仙景一忘,事后难以回想,所以赶忙就案头取过纸笔,“作诗火急追亡逋”,将梦中的仙境赋写下来,想等到天大亮时,拿去向同僚诗友夸示夸示。这个浪漫离奇之梦,这首浪漫神奇之诗,引动了文人雅士们的浓厚兴趣,于是其事其诗,不仅为《冷斋夜话》所收录,其他宋人笔记如彭乘的《墨客挥犀》、赵令畤的《侯鲭录》等亦有记载,而魏泰的《东轩笔录》则据“时未至,且令去,他日当迎之”之语又加敷演,说四年后作者去世,果真去了“灵芝宫”等等,则纯属无稽之谈了。

收录诗词(64)

王安国(宋)

王安国简介

王安国,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宁进士。北宋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著名诗人。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王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 · 春晚

宋代-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形式:

平居

宋代-王安国

絺绤散薰风,平居触事慵。

古今饶得失,义命孰违从。

水鸟迎秋舫,山花映夕舂。

故乡图画见,生死愧尘容。

形式:

池上春日

宋代-王安国

一池春水绿于苔,水上花枝间竹开。

芳草有时依旧长,文禽无事等闲来。

年颜近老空多感,风雅含情愧不才。

独有前人修禊在,荒亭终日此徘徊。

形式:

春阴

宋代-王安国

似雨非晴意思深,宿酲牵率卧春阴。

若怜燕子寒相并,生怕梨花晚不禁。

薄薄帘帷欺欲透,遥遥歌管压来沉。

北园南陌狂无数,只有芳菲会此心。

形式:

假寐

宋代-王安国

计较平生分闭关,偶然容得近人寰。

春风池沼鱼儿戏,暮雨楼台燕子闲。

假寐尘侵黄卷上,行吟花坠绿苔间。

了无一事撩方寸,自是颓龄令鬓斑。

形式:

苦热

宋代-王安国

出门无路避飞沙,长夏那堪暑气加。

永昼火云空烁石,华堂冰水未沉瓜。

月明葱岭千秋雪,风静天河八月槎。

终借羽翰乘兴往,烦冤谁此恋生涯。

形式:

缭垣

宋代-王安国

缭垣乌鹊近人飞,帘外曈曈日上迟。

桧作寒声风过夜,梅含春意雪残时。

古今无物为真乐,出处何心更诡随。

寄语年华聊一笑,未应长负醉乡期。

形式:

游庐山宿栖贤寺

宋代-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披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游。

形式:

杭州呈胜之

宋代-王安国

游观须知此地佳,纷纷人物敌京华。

林峦腊雪千岩水,城郭春风二月花。

彩舫笙箫吹落日,画楼灯烛映残霞。

如君援笔宜摹写,付与尘埃北客夸。

形式:

金明池

宋代-王安国

霓旌远远拂楼船,满地春风锦绣筵。

三岛路深游阆苑,九霞觞满奏钧天。

仗归金阙浮云外,人望池台落日边。

最引平生江海趣,波澜一段草如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