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形式:

诗词简介

宋熙宁四年(公元一〇七一年),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五十五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散文《爱莲说》。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翻译

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注释

可:值得。

蕃:通「繁」,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是著名的隐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曏来称为名句。独,只,唯独。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自,(自)从。盛,很,十分,一作「甚」。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美丽而不端庄。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通,空。直,挺立。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远,形容词作动词,遥远,空间距离大。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植」通「直」,立。

可:可以。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焉: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噫:感叹词,相当于「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下文「莲之爱」、「牡丹之爱」同。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喜爱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宜,当,这里与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众,多。

收录诗词(36)

周敦颐(宋)

周敦颐简介

周敦颐,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相关古诗词

爱莲说

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形式:

忆江西提刑何仲容

宋代-周敦颐

兰自香为友,松何枯尚春。

荣来天泽重,殁去绣衣新。

尽作百年梦,终归一窖尘。

痛心双泪下,无复见贤人。

形式:

治平乙巳暮春十四日同宋复古游山巅至大林寺书四十字

宋代-周敦颐

三月山方暖,林花互照明。

路盘层顶上,人在半空行。

水色云含白,禽声谷应清。

天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

形式:

题冠

宋代-周敦颐

一日复一日,一杯复一杯。

青山无限好,俗客不曾来。

往事已如此,朱颜安在哉。

寄语地上客,历乱竟谁催。

形式:

题浩然阁

宋代-周敦颐

刘侯戴武弁,政则心吾儒。

士茂先兴学,子贤勤读书。

猷为莫不善,才力盖有馀。

西北方求帅,浩然宁久居。

形式:

赠虞部员外郎谭公昉致仕

宋代-周敦颐

清时望郎贵,白首故乡归。

有子纡蓝绶,将孙着彩衣。

松乔新道院,鹤老旧渔矶。

知止自高德,宁为遁者肥。

形式:

思归旧隐

宋代-周敦颐

静思归旧隐,日出半山晴。

醉榻云笼润,吟窗瀑泻清。

闲方为达士,忙只是劳生。

朝市谁头白,车轮未晓鸣。

形式:

宿崇圣

宋代-周敦颐

公程无暇日,暂得宿清幽。

始觉空门客,不生浮世愁。

温泉喧古洞,寒磬度危楼。

彻晓都忘寐,心疑在沃洲。

形式:

万安香城寺别虔守赵公

宋代-周敦颐

公暇频陪尘外游,朝天仍得送行舟。

轩车更共入山脚,旌旆且从留渡头。

精舍泉声清㶁㶁,高林云色淡悠悠。

谈终道奥愁言去,明日瞻思上郡楼。

形式:

同石守游

宋代-周敦颐

朝市谁知世外游,杉松影里入吟幽。

争名逐利千绳缚,度水登山万事休。

野鸟不惊如得伴,白云无语似相留。

傍人莫笑凭阑久,为恋林居作退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