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形式:

诗词简介

《述怀》是唐代名臣魏徵的代表诗作,是一首言志抒情的古诗。

全诗百字二十句,描述了魏徵献计唐高祖,自告奋勇招降李密旧部。其间路途艰险,但魏徵报唐高祖知遇之恩的心更切。这首《述怀》还保留着前代古诗的影响,不带韵律的表达方式,充分抒发魏徵个人的情感,用典虽多但丝毫无堆砌之感。

翻译

如今是一个群豪并起争夺天下的时代,男儿当弃文从武成就一番事业。我曾经向李密献计但不被他采纳,但我心中的壮志并没因此丧失。我拿着自己的计谋献给天子,领命纵马西出潼关。终军当年请缨缚南越王,我乘车东去招降李密旧部和各路豪强。盘旋在崎岖的山路间,放眼望去山下的平原时隐时现。山林间寒鸟悲鸣,深山中不时传来猿啼。远望去一片荒凉,不知前途几何,凶吉难卜。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会不担心个人的人身安全,但一想到唐王以国士之礼相待,不敢不尽心以报其知遇之恩。季布、侯嬴都是千金一诺的人物。人活在世上意气当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禄。

注释

述怀:陈述自己的怀抱、志向。

中原:原指黄河南北一带,这里代指中国。

逐鹿:比喻争夺政权。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投笔: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事戎轩:即从军,戎轩指兵车;亦以借指军队、军事。《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赞》:“有来羣后,捷我戎轩。”

纵横计:进献谋取天下的谋略。

不就:不被采纳。

慷慨志:奋发有为的雄心壮志。

杖:拿。

策:谋略。

谒:面见。

关:潼关。

请缨:出自《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而致之阙下。”

终军:字云长,汉武帝时人,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凭轼:乘车。

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

下:是敌人降服。

东藩:东边的属国。

郁纡:山路盘曲迂回,崎岖难行。

陟:登。

岫:山。

出没:时隐时现。

古木:老树。

千里目:荒凉冷落,令人凄伤的景象。

九逝魂:旅途遥远而艰险。九,表示多次。

惮:畏惧、害怕。

怀:感。

国士:一国之中的杰出人才,《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恩:待遇。

季布:楚汉时人,以重然诺而著名当世,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诺:答应,诺言。

侯嬴:年老时始为大梁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中途停兵不进。侯嬴献计窃得兵符,夺权代将,救赵却秦。

感:念。

意气:指志趣投合,君臣际遇,必须实践诺言,感恩图报

谁复论:谁还能去计较。

评注

清人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贞观诸公,整缮有馀,警醒不足。惟魏公《述怀》一篇,磊落露骨性。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气骨高古,变从前纤靡之习,盛唐风格发源于此。

王传胪:魏徵的《出关》(《述怀》)唐初诗的佳品,它既继承了前代古诗的风格,又为后面的唐诗开创了新的局面……“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这四句很有后世唐诗的韵味。

收录诗词(35)

魏徵(唐)

魏徵简介

魏徵,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相关古诗词

赋西汉

唐朝-魏徵

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

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

形式:

五郊乐章白帝商音舒和

唐朝-魏徵

璿仪气爽惊缇籥,玉吕灰飞含素商。

鸣鞞奏管芳羞荐,会舞安歌葆眊扬。

形式:

五郊乐章黑帝羽音舒和

唐朝-魏徵

执籥持羽初终曲,朱干玉戚始分行。

七德九功咸已畅,明灵降福具穰穰。

形式:

述怀

唐朝-魏徵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形式: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唐朝-魏徵

百灵侍轩后,万国会涂山。

岂如今睿哲,迈古独光前。

声教溢四海,朝宗引百川。

锵洋鸣玉佩,灼烁耀金蝉。

淑景辉雕辇,高旌扬翠烟。

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

既欣东日户,复咏南风篇。

愿奉光华庆,从斯亿万年。

形式:

五郊乐章青帝角音舒和

唐朝-魏徵

笙歌籥舞属年韶,鹭鼓凫钟展时豫。

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形式:

暮秋言怀

唐朝-魏徵

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

沈沈蓬莱阁,日夕乡思多。

霜剪凉阶蕙,风捎幽渚荷。

岁芳坐沦歇,感此式微歌。

形式:

郊庙歌辞

唐朝-魏徵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形式: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黄帝宫音

唐朝-魏徵

黄中正位,含章居贞。

既长六律,兼和五声。

毕陈万舞,乃荐斯牲。

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形式: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黄帝宫音肃和

唐朝-魏徵

眇眇方舆,苍苍圜盖。

至哉枢纽,宅中图大。

气调四序,风和万籁。

祚我明德,时雍道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