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画山水图歌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

形式:

诗词简介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歌行体诗。此诗作于诗人定居成都期间。开头四句极力赞扬王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中间五句,描摹画面上的奇伟水势,与巍巍群山相间,笔墨酣畅淋漓;最后六句进一步评论王宰无与伦比的绘画技巧。全诗写得生动活泼,挥洒自如,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诗与画结合得天衣无缝,历来为人称道,影响很大。

翻译

十天画完一条河,五天画完一块石头。

他作画不愿受时间的催逼,贸然从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才从容不迫地将真迹留于人间。挂在高堂白壁上的昆仑方壶图,山岭峰峦,巍峨高耸,蔚为壮观。

图中的江水以洞庭湖的西部为源头,一直绵延流向日本东部的海面,犹如一条银丝带,场面十分壮观,岸边的水势非常浩渺,纵目望去,好似天水相接,连为一体,与银河相通。画面上云雾迷漫,飘忽不定,云团飞动。

在狂风激流中,渔人正奋力驾船向岸边驶去,山上的大树被狂风吹得倾斜了。

王宰的画在构图、布局等方面堪称天下第一,他能在一尺见方的画面上绘出万里江山的景象,就好像用并州的剪刀把吴淞江的江水剪来了一半!

注释

王宰:唐代画家,四川人,善画山水树石。

能事:十分擅长的事情。

昆仑:传说中西方神山。

方壶:神话中东海仙山。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

巴陵:郡名。唐天宝、至德年间改岳州为巴陵郡,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地处洞庭湖东。

日本东:日本东面的海域。

赤岸:地名。这里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江湖的岸。赤,一作“南”。

浦溆:岸边。

亚:通“压”,俯偃低垂。

远势:指绘画中的平远、深远、高远的构图背景。

论:一作“行”,一作“千”。

并州:地名。唐朝时期的河东道,即今山西太原,当地制造的剪刀非常有名,有所谓“并州剪”。

评注

《苕溪渔隐丛话》:山谷……云,“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之句,齐宗室萧贲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万里,故杜于此用之,其引事精致如此。苕溪渔隐曰:予读《益州画记》云:王宰,大历中,家于蜀川,能画山水,意出象外。老杜与宰同时,此歌又居成都时作,其许与益知不妄发矣。

《唐诗归》:钟云:四句好事,鉴赏家极在行、极知趣语,高手死心矣。谭云:高士行径,自无画匠气(首四句下)。

《杜臆》:余谓王之画,只“咫尺”“万里”尽之。题云“山水图”,而诗换以“昆仑方壶图”……中举“巴陵洞庭”,而东极于日本之东,西极于赤水之西,而直与银河通,广远如此,正根“昆仑方壶”来;而后面收之以咫尺万里,尽之矣。中间“云”、“龙”、“风”、“木”、“舟人”、“渔子”、“浦溆”、“洪涛”,又变出许多花草来,笔端之画,妙已入神矣。……收语斩绝,妙极。

《唐诗快》:如此起,如此结,袁彦伯所谓“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杜诗解》:不惟写妙画,兼写出王宰妙士来。“中有云气随飞龙”七字者,原来王宰此图,满幅纯画大水,却于中间连水亦不复画,只用烘染法,留取一片空白绢素。此是王宰异样心力画出来,是先生异样心力看出来,是圣叹异样心力解出来。……“随飞龙”三字妙。写此一片空白云气,是活云,不是死云。便是秦汉方士无数奇谈,一齐檃括,成此三字。

《茧斋诗谈》:用笔少,光景多。“山木尽亚洪涛风”,风势、水势、树势,七字藏三层意,此谓活笔。

《唐诗别裁》:用一单句(“中有云气”句下)。

《读杜心解》:首六句出题,品高则画自高,故先推画品,次落图名,得争上流法。中五句,叙画正文,即上所谓“壮哉”,下所谓“远势”也。本写水势,兼带风势,笔墨生动。

《杜诗镜铨》:起便奇崛(首四句下)。王右仲云:画中景象,一语尽之(“咫尺应须”句下)。末带戏意(末二句下)。

《昭昧詹言》:突起奇妙。二句议。三句点。“壮哉”句点题。“巴陵”以下,叙。“尤工”以下,写。“尤”字从中段生出,再加一倍,句中有句,且层次得法。

《唐宋诗举要》:吴曰:公诗往往咫尺中具万里之势,此自造所得也(“尤工远势”二句下)。

收录诗词(1414)

杜甫(唐)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相关古诗词

春夜喜雨

唐朝-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形式:

阁夜

唐朝-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形式:

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朝-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形式:

石壕吏

唐朝-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形式:

赠卫八处士

唐朝-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形式: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朝-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形式:

天末怀李白

唐朝-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形式:

旅夜书怀

唐朝-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形式:

客至

唐朝-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形式:

江村

唐朝-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