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公宴赋得博望槎

梧桐声脱秋声起,迢迢秋色澹如水。

天上佳期玉露中,人闲良夜金波里。

此时汉使向河源,此夕乘槎犯斗垣。

但惊城舍严官府,那识天孙遇河鼓。

云阶月地难久留,飘然枯木复乘流。

归来不问成都卜,肯信身亲见女牛。

从此人疑有天路,俱言河汉清可度。

帝子英灵空有人,千秋别泪自沾巾。

可怜匹练高楼色,年年愁杀问津人。

形式:
收录诗词(11)

陈邦瞻(明)

陈邦瞻简介

明江西高安人,字德远,号匡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出为浙江参政,进补河南右布政使,分理彰德诸府。开水田,建书院,迁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天启初官至兵部左侍郎,卒官。曾搜访明初高启、杨基等集,刻而传之。依冯琦原稿,编定《宋史纪事本末》,又有《元史纪事本末》、《莲华山房集》等。

相关古诗词

七夕公宴赋得博望槎

明朝-陈邦瞻

梧桐声脱秋声起,迢迢秋色澹如水。

天上佳期玉露中,人闲良夜金波里。

此时汉使向河源,此夕乘槎犯斗垣。

但惊城舍严官府,那识天孙遇河鼓。

云阶月地难久留,飘然枯木复乘流。

归来不问成都卜,肯信身亲见女牛。

从此人疑有天路,俱言河汉清可度。

帝子英灵空有人,千秋别泪自沾巾。

可怜匹练高楼色,年年愁杀问津人。

形式:

赋得千山红树送姚园客还闽

明朝-陈邦瞻

江南九月霜暗飞,秋光春色两依稀。

万树欲丹疑湿雾,千山如醉带斜晖。

画史含情拂轻缟,解作秋妍秋不老。

自识晴云慕锦林,莫疑赤烧连衰草。

形式:

赋得千山红树送姚园客还闽

明朝-陈邦瞻

此时游客正天涯,此际离肠忽忆家。

听绝啼莺娇映绿,愁看飞鹜齐落霞。

闽天杳杳接江路,酒罢送君从此去。

想得遥窥荔子丹,尚疑题叶销魂处。

形式:

后湖看荷花共用水香二韵(其一)

明朝-陈邦瞻

绿水红蕖欲断肠,可怜秋色似横塘。

晚风不见木兰枻,明月无人花自香。

形式:

江南乐

明朝-陈邦瞻

清明乍出游,风日不曾恶。

何似桃花飞,道是羞侬落。

桃花亦太早,妾颜亦太好。

早杀不耐春,好杀不耐老。

门前潮水来,朝来暮还落。

动作经年行,始悟欢心薄。

鹧鸪南枝鸟,愁随北雁去。

侬家是江南,但爱江南住。

形式:

湖雁篇

明朝-陈邦瞻

秋山落叶声瑟瑟,远水浮天天一色。

日暮惟见平湖深,扁舟遥界天光碧。

此时南雁正为群,此际悲鸣断续闻。

几处凄酸叫凉月,数声嘹喨破寒云。

云破天清月浸沙,无端哀咽向芦花。

早梅暗落高楼笛,杨柳惊飞出塞笳。

幽修似伴鱼龙语,更共啼乌催窗曙。

思妇天涯梦不成,征人故国泪如雨。

曾说听猿易断肠,那知闻雁重悲伤。

九秋霜露寒更苦,千里关山夜独长。

塞北江南天浩浩,斜飞欲尽衡阳道。

足下何曾寄客书,声中只解催人老。

人生真忧是别离,他乡霜月易成悲。

谁家锦幌银屏夜,过尽寒声独未知。

形式:

荷华山歌

明朝-陈邦瞻

忆昔仙人驾象来,芙蓉万叠洞门开。

元风翕欻播灵境,紫气恍惚通蓬莱。

药炉丹灶知无用,绛节羽衣纷徘徊。

双泓窈窕贮瑶碧,红白莲花相对开。

奇葩异萼香喷薄,大华王井相崔巍。

石坛漠漠仍千载,仙驭泠泠去九垓。

灵幢宝盖不复见,道人游客心空哀。

我昔童稚负奇骨,拂衣有志凌尘埃。

自料红颜生羽翰,何须奼女结真胎。

百年此事须如梦,翻飞朝夕白云台。

北寻崎岖访华盖,却笑村子非仙才。

形式:

良乡道中

明朝-陈邦瞻

作客三千里,闻鸡戒早征。

严程趋赤县,王气近神京。

塔势中天出,觚棱向日明。

白头思报主,莫动望乡情。

形式:

辛丑之秋自留署乞假归省沿途触景辄成

明朝-陈邦瞻

水次兼山次,昏星复晓星。

古城巢父庙,仙迹吕公亭。

日落山光白,云流石气青。

横塘秋浪阔,鸥鸟自冥冥。

形式:

久雨

明朝-陈邦瞻

久雨墙苔积,浓阴苑树遮。

席门寒下雀,蒿径曲藏蛇。

浦水连街阔,江潮带阁斜。

谁怜都会地,卑湿似长沙。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