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八日敦复招集瓶花斋食腊八粥联句

岁序何峥嵘,星纪忽已匝。

八叶抽尧蓂,五德重汉腊。

吟社邀襼联,山馆喜簪盍。

浴佛东京遗,设供西竺法。

溉釜精作糜,析薪燎以蜡。

果兼桧壳肤,米槩升龠合。

释之复揉之,载剥还载掐。

滤泉力斧冰,蒸馏气焚蒳。

汩汩醅泛缸,浓浓乳倾榼。

宿办胜咄嗟,早起占噬嗑。

坐疑集栴林,围如礼花塔。

不待木鱼呼,何烦斋鼓鞳。

素瓯满同盛,净馔齐一呷。

甘芳滑流匙,磊块利用梜。

群喋讶水凫,馀沥施檐鸽。

口香闻诸天,腹果傲古衲。

利益瞿昙云,家风靖师答。

缅思烹谷初,轩后泽溥洽。

玉井象昭垂,橐饘纪职纳。

人皆依食住,俗始理生狭。

贵或糅元黄,三品侈和杂。

贫或点齑盐,七宝争嘬嚃。

或诡名目奇,料斗说阊阖。

或困众指繁,餔歠沸吹欱。

缹传放翁诗,膏载叔庠扎。

寒持济军饥,晨炊恤僮乏。

何如我辈闲,文史共欢狎。

蜡饮用上寅,谈议资某甲。

岭梅吐萼才,山茶破红恰。

骋辞笔纷飞,搜秘神有嗒。

节物斗朋笺,故事徵梵夹。

流连至纁黄,新月照帘押。

形式:
收录诗词(1721)

厉鹗(清)

厉鹗简介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举人。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嶰谷、马半槎小玲珑山馆数年,尽阅其善本秘籍,多见宋人集。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诗纪事》。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论词崇周美成、姜白石,继朱竹垞之「浙西词派」名家。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莲坡 同撰《绝妙好词笺》。杭堇浦曰:「太鸿诗精深华妙,裁断众流,自新城、长水盛行一时,海内操觚者莫不乞灵于两家,太鸿独矫之以孤澹。用意既超,徵材尤博,吾乡称诗,于宋元之後未之或过也。」沈归愚曰:「樊榭徵士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诗亦清高,五言在刘慎虚、常建之间。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dìng dòu)扫扯(chě)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王兰泉曰:「徵君诗幽新隽妙,刻琢研炼,五言尤胜,大抵取法陶谢及王孟韦柳,而别有自得之趣。莹然而清,窅(yǎo)然精深貌;深远貌而邃,撷宋诗之精诣而去其疏芜。时沈文悫方以汉魏盛唐倡吴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细之思得韵得味,正亦从书卷中酝酿得来。」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文苑列传·厉鹗传〉》。

相关古诗词

沈大匡先生华山草堂

清代-厉鹗

心迹竟沈沦,空山閟古春。

亭留唐野史,名在宋逋臣。

破壁全题字,双松一作薪。

惟应千载上,愧煞瘦腰人。

形式:

二月十九日同耕民间步东郊晚眺沙河

清代-厉鹗

雨多常禁足,及此出郊看。

风力暄犹劲,天容霁始宽。

波神青栎庙,田祖白茅坛。

讵学怀砖俗,班春话好官。

形式:

二月十九日同耕民间步东郊晚眺沙河

清代-厉鹗

村舍留人眼,鱼梁枕水低。

林长共澄映,云细得端倪。

山影鸣榔远,芦根下栫齐。

闲心分物色,坐待日平西。

形式:

晚秋夜雨有怀故园

清代-厉鹗

落叶卷风雨,客愁仍去年。

背镫三峡水,欹枕九江船。

预想他时话,须妨此夕眠。

南湖烟翠色,应湿草堂前。

形式:

夕次石门

清代-厉鹗

望望石门县,秋烟路欲迷。

村深忘远近,月出辨东西。

桑影过桥密,虫声傍水低。

吾衰怯风露,敢后暝雅栖。

形式:

过宋通问副使朱公少章墓

清代-厉鹗

突兀残碑立古阡,行人犹记绍兴年。

青衣已见君王辱,白发何期使节旋。

老泪冰天他日恨,遗闻曲洧至今传。

一抔筑并花宫地,夕呗晨钟更惘然。

形式:

同丁敬身金质甫陈江皋登宝石山天然图画阁

清代-厉鹗

塔下楼开蹑级登,东风聊忆昔游曾。

春深城郭浑如画,定里莺花不属僧。

人影渐移湖上柳,烟光又绿壁间藤。

留题为纪间踪迹,只有看山诧最能。

形式:

次韵堇蒲春日书怀

清代-厉鹗

里社追游每拍肩,投簪又是入新年。

移家幸有琴书共,卜筑欣看树石连。

不守庚申缘道在,偶占甲子得春偏。

始知上界多官府,今向人间见斥仙。

形式:

次韵堇蒲春日书怀

清代-厉鹗

六街堀堁梦才醒,草色何妨满户庭。

洛下忆曾修禊事,淹中怅未了遗经。

当帘山月钩帘见,傍枕春潮转枕听。

此是城南招隐处,新诗暇日上重屏。

形式:

次韵堇蒲春日书怀

清代-厉鹗

独坐杉亭簇绛趺,看花折简不烦呼。

从无长物称名士,雅有间情属固姑。

酒畔俳谐编作集,墓堂文字积成逋。

与君共喜慈颜奉,未敢人前号老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