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所之赠王氏子

我赠王氏子,作此谨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资。

妙龄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与之语则解,知弗流俗随。

今闻欲有行,问之如何其。

曰取天下友,曰求天下师。

斯言美则美,乃大人之为。

在子则太早,恐非其所宜。

去圣嗟已远,名家好相持。

师者每异户,友焉亦多岐。

志稚未坚定,焉保无转移。

识嫩未的确,那知真是非。

同人遽于野,懔乎其亦危。

既慕圣贤学,须循圣贤规。

圣功有次序,躐进徒尔疲。

非益欲速成,孔深阙童讥。

登高必自下,子思端不欺。

道尔求诸远,孟轲尤所嗤。

小学极纤悉,无非固骸肌。

洒扫进退间,三千其威仪。

子曾与周旋,有亏已无亏。

大学入德门,纲条备无遗。

开端在格物,大当致吾知。

子曾与讲贯,有疑已无疑。

语孟两部书,坦坦无峣崎。

尽是平实语,中蕴至宝辉。

子曾得其趣,抑尔猎其皮。

入道贵有主,何须事支离。

进德贵著实,何容慕新奇。

后生所可畏,不在华藻摛。

亦非记览博,亦匪谈辨飞。

勇往识其正,路头不参差。

终始一敬入,绝无傲岸私。

驱车万里道,最谨发轫时。

豪釐稍有差,千里谬莫追。

志学错所学,从心竟相违。

知止失所止,能得之者希。

康庄大通衢,无用径捷窥。

章韶大雅音,不必转调吹。

美璞要成器,切戒浪琢锤。

良苗善保养,粢盛方可期。

惜兹少壮力,正宜自鞭治。

一一务下学,俯焉日孜孜。

圣门缜密功,不容漏毫丝。

真积中欠缺,虚劳外奔驰。

杂乎其胸臆,决堕狂与痴。

不为子行喜,抑为子行悲。

子既扣我门,吾何吝子医。

不觉写肝肺,有此谆谆词。

此理无强聒,姑以诚吾思。

于乎王氏子,念我谨所之。

形式:
收录诗词(212)

陈淳(宋)

陈淳简介

宋漳州龙溪人,字安卿,号北溪。少习举子业,林宗臣见谓“此非圣贤事业”,遂尽弃之。从朱熹学,日求其未至,熹语人以“南来,吾道喜得陈淳”。熹卒,遵训无书不读,无物不格,日积月累,义理贯通,洞见条绪。宁宗嘉定十六年,授安溪主簿,未任而卒,谥文安。有《语孟大学中庸口义》、《北溪字义》、《北溪大全集》等。

相关古诗词

西征黄莲坑遇雪

宋代-陈淳

行入黄莲北,风严雪又加。

满山罗玉树,遍地错琼花。

清洒姿无颣,虚明质不华。

瘴眸为一洗,惊觉若仙家。

形式:

分水岭

宋代-陈淳

宝贝山前去,琼瑶世界行。

蜡鞋穿瑟瑟,竹杖独铿铿。

冻色迫毛窍,寒光射眼晴。

酒亭何处认,速欲一壶倾。

形式:

祝杖投钱唐江

宋代-陈淳

尔自黄源岭,相从到上都。

扶持千险阻,策掖万崎岖。

凤沼波应暖,龙门路不迂。

便须齐变化,霈泽济寰区。

形式:

和陈叔馀韵二首一以谢来意一以勉之 其一

宋代-陈淳

碌碌平生学,惭无席上珍。

仅馀守师训,岂欲衒时人。

误入侯门听,翻劳友义陈。

愿从温故业,庶或稍知新。

形式:

和陈叔馀韵二首一以谢来意一以勉之 其二

宋代-陈淳

此道何曾远,吾儒自有珍。

反求皆在我,中画岂由人。

利善分须白,知行语未陈。

若能祛旧见,明德日惟新。

形式:

挽杨料院二首 其一

宋代-陈淳

早识渊源正,从师事切磨。

天姿纯不颣,世俗淡无波。

庐墓诚于孝,刑家俭以和。

自应仁者寿,命也奈之何。

形式:

挽杨料院二首 其二

宋代-陈淳

恩沐贤关渥,名登桂籍荣。

古田驰义勇,永福播仁声。

料院从优选,朝阶即坦行。

胡为成契阔,第尔哭铭旌。

形式:

挽程推官二首 其一

宋代-陈淳

壮岁声场屋,高年仅小行。

鄫江夷暴迹,湟水雪冤情。

节志冰壶洁,襟期玉井清。

竟登泉石趣,勇去谢荣名。

形式:

挽程推官二首 其二

宋代-陈淳

生质钟来厚,风流近古人。

奉官常翼翼,居里复恂恂。

甥侄诲犹子,夫妻敬若宾。

噫嘻公不死,嗣世有簪绅。

形式:

挽萧知县二首 其一

宋代-陈淳

资禀于人异,天钟自粹夷。

怀才无表襮,制行绝瑕疵。

孝比王祥笃,知机下惠遗。

乡闾称厚德,已矣但长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