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 本意

斜月横,疏星烱。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形式:

诗词简介

《更漏子·本意》是清代词人王夫之创作的一首词。词中作者写长夜不能入睡,为更漏声所恼。眼看着“斜月横,疏星炯”是环境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也为下文作铺垫。该词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辗转反侧之状,溢于言表,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天下事,少年心”表达出想要回报国家,为国效力的迫切愿望。全词格式工整对仗,上片写景,下片言志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更觉情意深挚,含蕴不尽。

翻译

一轮弯月挂在西边,稀疏的星星闪烁着明亮的光,可是秋夜却显得格外漫长。漏壶滴水的声音回荡在耳边,使人难以入睡。

下了霜的叶子弯了下来,幽暗角落的虫子在鸣叫,秋天的一切都是显得如此悲凉,薄酒一杯,怎么能解我心中愁?满腔热血地想要为国效力,却始终不能如愿。天下大事,儿女情长,只能深埋在心中。

注释

炯(jiǒng):明亮。

永:漫长。

滴泠(líng)泠(líng):指漏壶滴水之声。

扃(jiōng):门上钮环,喻闭门,引申为闭眼。

幽:阴暗的角落

絮(xù):鸣叫

薄:少许

评注

近代叶恭绰《广箧中词》:“船山词言皆有物,与并时批风抹露者迥殊,知此言可以言词旨。”这阕小令写长夜秋声,听在耳中,击入心头,“天下事”三字使“点点深”力重千钧。结三句平直中回漩郁勃气,反卷上片则清丽缠绵之境顿觉峭然萧然,清劲见骨。

收录诗词(1535)

王夫之(明)

王夫之简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相关古诗词

月斜

明朝-王夫之

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

杳霭岳莲出,萧条露叶横。

归云飞带雨,凉雁过留声。

祇讶西峰上,清宵有奏笙。

形式:

永兴廖邓二君邀宿石角山僧阁是侍先君及仲兄䃘斋游处

明朝-王夫之

十月寒潭改,三年客艇过。

画櫩星影近,甃草夜霜多。

急难迷原隰,飘零废蓼莪。

郴江无限水,不与挽流波。

形式:

清远城下忆湖湘旧泊

明朝-王夫之

乍放浈江峡,疑连青草湖。

星河摇古岸,渔火历蒋菰。

霜后迷南雁,日斜忆庙乌。

佳人多楚塞,谁解赠明珠。

形式:

春江古体

明朝-王夫之

春鸟弄芳洲,初英照碧流。

晴云卷山入,晓露炫烟浮。

昨日宾鸿北,来时木叶秋。

湘江连桂岭,瑶草趁新愁。

形式:

南中霜降

明朝-王夫之

北候怀青女,南飙拂白蘋。

墟烟深漠漠,江草故鳞鳞。

翠袖寒犹薄,黄华泪已新。

炎洲无限橘,谁与寄湘津。

形式:

不寐

明朝-王夫之

夜火榜人惊,江沙依舸平。

落花逢昨日,潮月应初生。

芳草空凝望,绿云讵有情。

含凄愁梦杳,鱼柝警严城。

形式:

刘端星学士昭州初度时初出诏狱

明朝-王夫之

昭州迁谪地,清冽道乡泉。

过岭金风缓,当秋暑日悬。

重开初度酒,莫诵四愁篇。

萧艾吾何有,灵椿正大年。

形式:

落日遣愁

明朝-王夫之

落日群峰外,青空邀晚红。

晴山添雪色,远树缓霜鸿。

心放闲愁后,生凭大化中。

天年聊物理,楚国想遗风。

形式:

哭李一超

明朝-王夫之

鶗鴂春先逝,龙蛇斗未开。

容头馀子在,匕首酒人灾。

白发摇风木,丹心亘夜台。

报恩无意日,留取劫前灰。

形式:

癸已元日左素公邹大系期同刘子参过白云庵茶话二首

明朝-王夫之

晴鸟曙山天,林光卷宿烟。

壑阴藏雪润,麦露泫珠圆。

江树南开早,唐松东向偏。

殷勤悬有待,请组旧行边。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