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衣冠盛,东山物望专。
鹿门绳祖武,虎观仰前贤。
古道江河下,清风水石边。
中流凭砥柱,薄俗仰陶甄。
白首明经日,青云卷翮年。
还童丹九转,娱老易三编。
举案庞眉并,趋庭彩服翩。
门无题凤客,溪有钓鱼船。
绕径栽红药,开池种白莲。
闲寻宗炳社,来问远公禅。
鸠杖时安步,蓝舆或比肩。
山林今宰相,烟火老神仙。
玄鹤传云笈,青鸾寄彩笺。
蓬莱曾有约,弧矢正高悬。
谷旦日初曙,中秋月渐圆。
主人夸矍铄,宾客舞蹁跹。
锦绣华封祝,觥筹梓泽筵。
半酣人似玉,高咏笔如椽。
愧我游方外,因君念昔缘。
野芹惭献曝,钟鼎懒垂涎。
一见频惊老,相逢畏问年。
风尘归未得,松柏老弥坚。
杖国春秋富,空门岁月偏。
愿随鸿鹄后,翘首彩云天。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