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如斋太史宅观赵文敏百马图及仇实父兰亭会真二手卷文太史墨迹酣饮醉歌同沉香山作

太史好事赏鉴精,閟阁藏弆皆蓝瑛。

炉香馥郁荈饮清,示我画图心眼明。

松雪王孙好画马,神妙不在江都下。

貌得贤王出猎图,毫素疑有神功写。

锦裆绣帽双辫垂,万蹄攒迸流星驰。

风鬉雾鬣尽腾跃,意态变化如奔螭。

僵禽毙兽十七八,一箭射杀斑黄罴。

对此陡觉鼻生火,想见意匠经营苦。

文采风流后邈然,待诏文公踵其武。

同时又有仇十洲,人物画苑称最优。

兰亭胜游擅六代,会真香艳空千秋。

妙染一一见生面,况有待诏舒银钩。

一临河南笔力健,一出小楷风神遒。

此皆盛世巨手笔,仙官恐遣六丁收。

君从何处得墨宝,珍护应比璆与球。

玩久卷图三叹息,暇日清娱难屡得。

日中踆乌足不停,海上神鳌头欲侧。

吾来笑摘黄金花,起泛瑶尊荡愁臆。

翰墨奇观次第披,此身如置华胥国。

酒行到君君莫辞,醉乡万事无偪仄。

形式:
收录诗词(357)

朱鹤龄(清)

朱鹤龄简介

明末诸生,字长孺,号愚庵,吴江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年七十八岁。颖敏好学,初专力词赋,尝笺注杜甫、李商隐诗,故所作颇出入二家。入清,屏居著述,晨夕不辍,行不识途路,坐不知寒暑,人或谓之愚,遂自号愚庵。及与顾炎武友,思覃力于经学,颇有造诣。有《愚庵小集》。

相关古诗词

同大庾介白朗威茂伦樵水海序小集道树庵

清代-朱鹤龄

径入荒畦僻,相携支许俦。

院凉烟起翠,林净叶惊秋。

杞橘浮香细,葴莎向晚幽。

绀园淹对久,萝月已如钩。

形式:

酬姜如须见寄

清代-朱鹤龄

支离一病叹无憀,经案绳床对绿蕉。

猿鹤化来机渐息,芝兰焚后泪难消。

鹿门本自甘遗散,皋里凭谁慰寂寥。

泽芷江蓠无限恨,频传莫惜五湖遥。

形式:

寄徐昭法

清代-朱鹤龄

一别精庐岁月徂,比来曾有宿舂无。

身穷壑谷能逃忌,隐托文章不厌孤。

春院繁英伤锦绣,秋风落叶感菰蒲。

稻粱那得縻黄鹄,莫怪长饥化白凫。

形式:

湖翻行

清代-朱鹤龄

太湖西来天目源,七十二溪波涛奔。震荡有时溢原野,未闻浩瀚迷乾坤。

五月稻秧齐插莳,三旬霖雨水澎濞。方忧漏天移泽国,忽骇狂澜卷平地。

飓风猛发神鬼愁,火龙掷火驱潮头。漂砂礐石失垠岸,发屋拔树蟠蛟虬。

声如列缺斗霹雳,势如共工倾不周。乘陵城郭塔欲倒,千庐万灶皆洪流。

巨浪翻腾高屋过,大鱼拨剌平衢游。更怜人畜死无数,浮轊塞港漂难求。

百岁老翁惊叹久,此灾《邑志》从未有。乘船入市何足云,地轴翻天浸星斗。

我时惶遽无窜逃,急上高楼守篓薮。竟日鱼釜无炊烟,浇愁何处沽村酒。

变不虚生岂偶然,抚时感事心欲呕。盛朝蠲赈久不闻,长吏敲搒肯停否。

欲诉真宰天茫茫,九关虎豹狰狞守。吁嗟苍生尔奈何,但见号咷走童叟。

形式:

感遇

清代-朱鹤龄

吾生本天植,廓然栖灵根。

神明坐摇荡,遂与狂流奔。

风波得深警,万感寒心魂。

贱贫生易达,寂寞吾道存。

庶几屏形累,出入无穷门。

形式:

感遇

清代-朱鹤龄

朱明未云满,龙火已西移。

日车无续景,壮士安能持。

一叶堕庭柯,寒风栗我肌。

老壮更相迫,蚩蚩欲何为。

荣华争努力,祇供霜霰欺。

谁见西山药,可驻百年期。

形式:

感遇

清代-朱鹤龄

败叶鸣空阶,号虫吊秋影。

默默谁与娱,忧忧互相引。

达人感无生,志士抱遥省。

苟无繁霜驱,安得腐草屏。

天心警虚华,物性趋严冷。

徒深憔悴悲,此意谁能领。

形式:

感遇

清代-朱鹤龄

流云本无阴,日昏气随变。

桂蠹非一朝,桃虫生隐患。

但见一叶秋,已知三阴晏。

如何守蚩蚩,倚伏失前算。

天运忽已移,山花亦雕换。

祸枢岂无因,徒令识者叹。

形式:

感遇

清代-朱鹤龄

易填东海波,难铲太行险。

太行方寸起,一步乃九坂。

锋矢日相寻,毒流及玄冕。

柏梁随草根,瓜蔓终不剪。

往复见天心,杀机还自践。

悠悠白马津,千载同愤懑。

形式:

感遇

清代-朱鹤龄

熊貙不相啖,枭獍不自戕。人则甚于斯,生理安得长。

儒教发大冢,《阴符》蓄不祥。古圣贪所务,遂开后世殃。

伤物无独利,愚者乃争强。干戈终未已,劝君且后亡。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