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遍承回辇处,轻花微落奉觞前①。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②。

形式:

注释

轻花微落奉觞前:一作「飞花故落舞筵前」。

鸟哢声声入管弦:一作「鸟哢歌声杂管弦」。

评注

《升菴诗话》:唐自贞观至景龙,诗人之作,尽是应制。命题既同,体制复一,其绮绘有馀,而微乏韵度。独苏颋「东望望春春可怜」一篇,迥出群英矣。

《唐诗广选》:应制诸篇当以此为第一,吾喜其不涉应制中绮丽语。蒋仲舒曰:三四「下」、「尽」、「平」、「悬」四字,遂尽高峻,不见形迹。五六「偏」、「故」二字有情。

《唐诗选》:玉遮曰:诗庄丽兼有韵致。

《批选唐诗》:情境声华俱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初唐声律雄浑厚丽,此如芙蓉赤精,发锷光莹。应制诸篇,当以此为第一。

《唐诗评选》:每得佳题,极难承受,步步拶出,步步生色,真擒生手也。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七字中凡下二「望」字、二「春」字,此比沈《龙池》,却是又一样叠字法,想来唐人每欲以此为能也。「更逢晴日」四字妙。亦只是寻常欣快,写来却异样踊跃。

《增订唐诗摘钞》:唐人近体,虽变古诗,其法与古文暗合。盖秦汉以前之文,大率字句简奥,蓄意有馀;后人文字多用虚字语助,衬贴易晓,往往一览而尽,所以不能复传。唐人创为近体诗,矩度所限,词不赴意,不得不生错综、套搭、倒装、缩脉诸法并复字,本意始明。

《唐七律选》:张南士云:三四写地高,惟章八元《登慈恩浮屠》诗「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差足比拟,然尚有雅俗之辨。若其后句云:「绝顶初攀似出笼」,则直贫相矣。时世之升降如此。

《唐诗成法》:次联典切。八能脱套。中四所谓「景叠者意必别」。

《唐诗别裁》:「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写高峻意,语特浑成。

《唐诗笺注》:首句以「望春」着笔,起得飘逸。次言大地春色宜人。三四写望春宫之高。五六仍旧春日点缀,「偏」字,「故」字尖新。结收到「宸游」,末又补写景色,荡漾有情,此亦画家皴染法也。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东望望春」开口几嫌起直,妙在接出「春可怜」三字,遂生无限情趣。「更逢晴日」一接又妙。

《而菴说唐诗》:七言律,初唐最称工丽,余于许公此作,赞叹不绝,不以其词之工丽,而以其用意之细也。

《唐诗观澜集》:「东望望春春可怜」,无端起,巧妙雄逸。「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尽」字、「悬」字点化得妙。结句俊。

《昭昧詹言》:起实破「望春」名义与事,奇。三、四实写望春之景,奇警切实。五、六带说「幸」字。收颂美,归愚所谓有颂无规也。

收录诗词(103)

苏颋(唐)

苏颋简介

唐京兆武功人,字廷硕。苏瑰子。幼敏悟强记。武则天时擢进士第。累迁中书舍人。袭封许国公,号“小许公”。玄宗开元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与宋璟同理政事。工文,朝中文件多出其手。与燕国公张说并称为“燕许大手笔”。罢为礼部尚书,卒谥文宪。有集。

相关古诗词

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唐朝-苏颋

晓入宜春苑,秾芳吐禁中。

剪刀因裂素,妆粉为开红。

彩异惊流雪,香饶点便风。

裁成识天意,万物与花同。

形式: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唐朝-苏颋

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

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

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

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

形式:

奉和圣制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唐朝-苏颋

楼观空烟里,初年瑞雪过。

苑花齐玉树,池水作银河。

七日祥图启,千春御赏多。

轻飞传彩胜,天上奉薰歌。

形式:

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

唐朝-苏颋

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

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

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

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

形式: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时字

唐朝-苏颋

嘉会宜长日,高筵顺动时。

晓光云外洗,晴色雨馀滋。

降鹤因韶德,吹花入御词。

愿陪阳数节,亿万九秋期。

形式:

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唐朝-苏颋

平明敞帝居,霰雪下凌虚。

写月含珠缀,从风薄绮疏。

年惊花絮早,春夜管弦初。

已属云天外,欣承霈泽馀。

形式: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朝-苏颋

帝女出天津,和戎转罽轮。

川经断肠望,地与析支邻。

奏曲风嘶马,衔悲月伴人。

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

形式: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唐朝-苏颋

仙跸御层氛,高高积翠分。

岩声中谷应,天语半空闻。

丰树连黄叶,函关入紫云。

圣图恢宇县,歌赋小横汾。

形式:

幸白鹿观应制

唐朝-苏颋

碧虚清吹下,蔼蔼入仙宫。

松磴攀云绝,花源接涧空。

受符邀羽使,传诀注香童。

讵似闲居日,徒闻有顺风。

形式:

题寿安王主簿池馆

唐朝-苏颋

洛邑通驰道,韩郊在属城。

馆将花雨映,潭与竹声清。

贤俊鸾栖棘,宾游马佩衡。

愿言随狎鸟,从此濯吾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