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乱泾渭,东眺极澄瀛。
落日两荡潏,遥天双带萦。
波流互明灭,岸折屡崩惊。
隔树望回合,分涛扬浊清。
堰渠饶上壤,形势迥西京。
漕挽通秦甸,津梁跨汉城。
湮沉九州会,雄壮入川名。
空挹入河志,复含浮海情。
风沙满世路,云浪渺江程。
鹊去星鸿远,鲸翻雾岛轻。
片帆傥可借,万里自兹行。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