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题诗曾寿君,挥毫剩欲凌千军。
娄敬洞前云不散,下邳桥下水如焚。
十载流年如博奕,白头翁姥发转黑。
老我拚为种菜人,郎君频作看花客。
早春忽接郎君书,郑重江淮问索居。
鸡腿麻姑间易粟,充囊薏苡如明珠。
烂煮豆羹和肉汁,新炊饱餐扪腹急。
放箸重为介寿诗,香篆萦窗墨花湿。
君不见日蚀麒麟斗几回,榴花萱草久相催。
当歌若话沧桑事,便劝仙人酒一杯。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