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寄隐者

归舟不计程,江月屡亏盈。

霭霭沧波路,悠悠离别情。

蒹葭连水国,鼙鼓近梁城。

却忆沿江叟,汀洲春草生。

形式:
收录诗词(198)

武元衡(唐)

武元衡简介

唐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祖籍并州文水。字伯苍。武载德曾孙,武平一孙,武则天曾侄孙。唐德宗建中四年(西元七八三年)登进士第。历官监察御史、华原县令、比部员外郎、左司郎中、御史中丞。唐宪宗元和二年(西元八〇七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户部事。封临淮郡公,旋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俭己宽民,比三年,上下完实。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三年),还朝秉政,力主削藩。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裴度用兵淮西讨吴元济,王承宗请赦元济,元衡叱之。六月早朝,为淄青藩帅李师道遣刺客杀害。元衡工五言诗,当世流传,往往被于管弦。其诗藻思绮丽,琢句精妙。张为《诗人主客图》奉为「瑰奇美丽主」。魏泰以为「武元衡律诗胜古诗,五字句又胜七字」《临汉隐居诗话》。有《武元衡集》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朝-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形式: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朝-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形式:

西亭早秋送徐员外

唐朝-武元衡

鼎铉辞台座,麾幢领益州。

曲池连月晓,横角满城秋。

有美皇华使,曾同白社游。

今年重相见,偏觉艳歌愁。

形式:

送徐员外还京

唐朝-武元衡

九折朱轮动,三巴白露生。

蕙兰秋意晚,关塞别魂惊。

宝瑟连宵怨,金罍尽醉倾。

旄头星未落,分手辘轳鸣。

形式:

送柳郎中

唐朝-武元衡

沱江水绿波,喧鸟去乔柯。

南浦别离处,东风兰杜多。

长亭春婉娩,层汉路蹉跎。

会有归朝日,班超奈老何。

形式:

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

唐朝-武元衡

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

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

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

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

形式:

酬太常从兄留别

唐朝-武元衡

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

张骞随汉节,王浚守刀州。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形式:

春日与诸公泛舟

唐朝-武元衡

千里雪山开,沱江春水来。

驻帆云缥缈,吹管鹤裴回。

身外流年驶,尊前落景催。

不应归棹远,明月在高台。

形式:

送兄归洛使谒严司空

唐朝-武元衡

六岁蜀城守,千茎蓬鬓丝。

忧心不自遣,骨肉又伤离。

楚峡饶云雨,巴江足梦思。

殷勤孔北海,时节易流移。

形式:

同洛阳诸公饯卢起居

唐朝-武元衡

萧条寒日晏,悽惨别魂惊。

宝瑟无声怨,金囊故赠轻。

赤墀方载笔,油幕尚言兵。

暮宿青泥驿,烦君泪满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