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

金华之高,其色苍苍。

维华降神,生何及王。

维王及何,文公孙子。

天子是师,斯文之纪。

翼翼王子,教行于东。

思乐东州,舞雩之风。

东人之子,其来秩秩。

是追是琢,是进是服。

有车班班,有来自东。

子曰予耄,落此新宫。

新宫岩岩,佩玉翩翩。

毋曰予耄,而将闭关。

自古在昔,圣贤有作。

七十之龄,德烈方恪。

于时阿衡,一德之书。

于时尚父,犹蟠之居。

于时宣尼,从心不逾。

六籍是正,三千其徒。

百里何为,亦显其君。

武公九十,懿戒维新。

屹屹王子,三寿作朋。

视彼霸侯,曾是足论。

嵬嵬王子,我人所宗。

维北有斗,维岱在东。

亹亹王子,毋遏来学。

是洁是进,亦审亦度。

毋信其言,省其退私。

毋晦其明,而左右咨。

明明天子,宅此四国。

寤寐幽人,旌旄币帛。

北山之阳,其及王子。

毋然遁思,孤我帝祉。

帝心孔翼,帝民孔棘。

盍浚其源,而沛其泽。

穆穆王子,毋靳尔猷。

以永斯文,邦家之休。

吉甫作颂,其诗孔陋。

相彼兕觥,以介眉寿。

形式:
收录诗词(86)

金履祥(宋)

金履祥简介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相关古诗词

题城南塔院

宋代-金履祥

佳境城南胜,浮屠占十分。

鱼钓船依竹,僧斋钵荐芹。

夜窗双港月,日晓九峰云。

不随人世改,千古瀫波纹。

形式:

登严州北高峰用韵

宋代-金履祥

雄蟠古睦东,俯视翠重重。

白塔清凉界,乌龙伯仲峰。

云连天势近,石酿井泉浓。

更上最高处,扳跻意勿慵。

形式: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

宋代-金履祥

道自朱黄逝,人多名利趋。

独传真统绪,惟下实工夫。

粹德两朝慕,清风四海孤。

斯文端未丧,千古起廉隅。

形式: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

宋代-金履祥

昔年夫子在,已虑晓星稀。

气运嗟辰岁,天文动少微。

素帏兄并殡,丹旐子同归。

总是堪伤处,瑶琴声更稀。

形式: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

宋代-金履祥

每侍图书右,令人俗虑空。

隐忧惟世变,卧病亦春融。

圣处一言敬,天然万理中。

音容今永已,哀痛隔幽宫。

形式:

九月初吉永嘉苏太古同游金华洞夜宿鹿田寺用杜陵山馆诗韵以赠

宋代-金履祥

携手登山处,山高风露寒。

共来岩壑里,别去海云端。

意重言难足,更深语未阑。

相期最高处,志见两俱安。

形式:

奉和鲁斋先生涵古斋诗二首

宋代-金履祥

圆融无际大无馀,万象森然本不癯。

百圣渊源端有在,六经芳润几曾枯。

人于心上知洆处,古在书中非远图。

会到一源惟太极,包牺原不与今殊。

形式:

奉和鲁斋先生涵古斋诗二首

宋代-金履祥

陋巷深居世已疏,书斋幽雅更清癯。

神徂圣伏人何在,古往今来迹易枯。

太极运行常自若,羲皇向上可潜图。

浑涵妙处皆全体,大用周流自不殊。

形式:

和王妙虚道士诗

宋代-金履祥

我爱高人巧卜居,林烟深处着精庐。

煎茶石鼎客当酒,斸笋竹篱自荷锄。

隐几要同吾丧我,凿池戏问子非鱼。

高山流水知音少,欲去频听辄驾车。

形式:

装解卷鲁斋先生置酒出诗就坐占和

宋代-金履祥

功名人事巧推迁,谁信此心即此天。

三轴文章只借径,万人优劣谩争先。

岂惟科目一时重,要使勋庸后世传。

此意自期尤自信,端如穮蓘有丰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