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不见心,同堂异胡越。
见心不见面,闭门车合辙。
心面两相看,笑倒长天月。
当年朱氏子,伟哉信人杰。
跃跃矿中金,谓与泥沙别。
一遇紫霄翁,点金作顽铁。
摩挲成慧刀,霜锷无全缺。
杀佛不杀人,取心不取法。
持此下山来,盲龟逢跛鳖。
露刃笑相迎,问我何言说。
我亦无可言,我亦无可说。
山中茅半间,床头衣百结。
出山乞食归,入山还洗钵。
此外无馀事,请君牢结舌。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