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窑青花脂粉箱歌次毛西河太史韵为汪伯子作

我闻列仙宝玩碧瑶箱,惟有旊人秘色可比方。

绝无髻垦但精莹,花壶茗盏犹家常。

前朝妆具今尚在,函藏帖妥椭两旁。

方池圆窞各位置,泄窦似挹华清汤。

春风惯见闭上苑,晓月每看低缭墙。

晓月春风等闲掷,芳姿谁侍君王侧。

铅华狼藉秣陵秋,脂流萦涨秦川色。

几为倾城失家弄,黄金不惜蛾眉用。

太平天子说宣皇,求贤时发胥靡梦。

三杨枋国老能堪,声教曾闻暨朔南。

万几多暇偶燕息,尚宫司饰呼当直。

小衩芙蓉十队红,亦有朝鲜女侍中。

御笔描来摺叠扇,熏炉赐与合欢铜。

广寒殿影玲珑树,晨兴须奉宸游去。

回眸笑语并房人,旧是萧娘梳扫处。

卷帘对镜复开箱,酥滴檀心自研注。

傅成艳雪和丹霞,映就飞花黏落絮。

青瓷可爱还可亲,饶州烧出真超伦。

依稀玉凤亲承宠,仿佛金奁乍作嫔。

明明逝水恩叵测,眉萼连娟吹不拆。

画堂涿馆得咿哑,椒寝长门翻咫尺。

咫尺梧桐坠井干,洗妆只著羽衣寒。

宫中决绝皆如此,故物何人想象闲。

慢学龙眠图古器,吴趋李子工为记。

前姜后汪相乘除,嗜好如以蚓投鱼。

毛公长歌剧哀丽,我欲继和应嗟歔。

黄巾蜂起坤灵覆,掠尽昭阳慨陵谷。

寻常儿女岂能销,合赠轻盈助朝沐。

底处重将脂粉调,吴王苑内买娙媌。

只今细看交枝样,压倒官哥汝定窑。

形式:
收录诗词(1721)

厉鹗(清)

厉鹗简介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举人。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嶰谷、马半槎小玲珑山馆数年,尽阅其善本秘籍,多见宋人集。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诗纪事》。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论词崇周美成、姜白石,继朱竹垞之「浙西词派」名家。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莲坡 同撰《绝妙好词笺》。杭堇浦曰:「太鸿诗精深华妙,裁断众流,自新城、长水盛行一时,海内操觚者莫不乞灵于两家,太鸿独矫之以孤澹。用意既超,徵材尤博,吾乡称诗,于宋元之後未之或过也。」沈归愚曰:「樊榭徵士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诗亦清高,五言在刘慎虚、常建之间。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dìng dòu)扫扯(chě)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王兰泉曰:「徵君诗幽新隽妙,刻琢研炼,五言尤胜,大抵取法陶谢及王孟韦柳,而别有自得之趣。莹然而清,窅(yǎo)然精深貌;深远貌而邃,撷宋诗之精诣而去其疏芜。时沈文悫方以汉魏盛唐倡吴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细之思得韵得味,正亦从书卷中酝酿得来。」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文苑列传·厉鹗传〉》。

相关古诗词

沈大匡先生华山草堂

清代-厉鹗

心迹竟沈沦,空山閟古春。

亭留唐野史,名在宋逋臣。

破壁全题字,双松一作薪。

惟应千载上,愧煞瘦腰人。

形式:

二月十九日同耕民间步东郊晚眺沙河

清代-厉鹗

雨多常禁足,及此出郊看。

风力暄犹劲,天容霁始宽。

波神青栎庙,田祖白茅坛。

讵学怀砖俗,班春话好官。

形式:

二月十九日同耕民间步东郊晚眺沙河

清代-厉鹗

村舍留人眼,鱼梁枕水低。

林长共澄映,云细得端倪。

山影鸣榔远,芦根下栫齐。

闲心分物色,坐待日平西。

形式:

晚秋夜雨有怀故园

清代-厉鹗

落叶卷风雨,客愁仍去年。

背镫三峡水,欹枕九江船。

预想他时话,须妨此夕眠。

南湖烟翠色,应湿草堂前。

形式:

夕次石门

清代-厉鹗

望望石门县,秋烟路欲迷。

村深忘远近,月出辨东西。

桑影过桥密,虫声傍水低。

吾衰怯风露,敢后暝雅栖。

形式:

过宋通问副使朱公少章墓

清代-厉鹗

突兀残碑立古阡,行人犹记绍兴年。

青衣已见君王辱,白发何期使节旋。

老泪冰天他日恨,遗闻曲洧至今传。

一抔筑并花宫地,夕呗晨钟更惘然。

形式:

同丁敬身金质甫陈江皋登宝石山天然图画阁

清代-厉鹗

塔下楼开蹑级登,东风聊忆昔游曾。

春深城郭浑如画,定里莺花不属僧。

人影渐移湖上柳,烟光又绿壁间藤。

留题为纪间踪迹,只有看山诧最能。

形式:

次韵堇蒲春日书怀

清代-厉鹗

里社追游每拍肩,投簪又是入新年。

移家幸有琴书共,卜筑欣看树石连。

不守庚申缘道在,偶占甲子得春偏。

始知上界多官府,今向人间见斥仙。

形式:

次韵堇蒲春日书怀

清代-厉鹗

六街堀堁梦才醒,草色何妨满户庭。

洛下忆曾修禊事,淹中怅未了遗经。

当帘山月钩帘见,傍枕春潮转枕听。

此是城南招隐处,新诗暇日上重屏。

形式:

次韵堇蒲春日书怀

清代-厉鹗

独坐杉亭簇绛趺,看花折简不烦呼。

从无长物称名士,雅有间情属固姑。

酒畔俳谐编作集,墓堂文字积成逋。

与君共喜慈颜奉,未敢人前号老夫。

形式: